剩水残山觉范诗,泛然孤棹去何之。
倚樯吟啸元无忤,谁信今朝无早炊。

【注释】

寄怀二十首其十九:这是诗人怀念范仲淹的作品之一。剩水残山,指北宋灭亡后的景象。范诗,指《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泛然孤棹去何之:泛然,随意的样子;棹,船桨。孤舟漂泊而去,不知去向何方?

倚樯吟啸元无忤:倚靠在船舷上吟咏高歌,没有人能与自己意见相左。元,全、都。忤,违背。

谁信今朝无早炊:谁相信现在没有早炊(即早餐)。谁信,哪能相信。

【赏析】

这是一首思念友人之作。范仲淹是作者的朋友,也是他的知遇之人。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范仲淹任参知政事,第二年就发动了对辽的大规模进攻。但不久因战事不利而罢兵。第二年,他又被诬陷为“异见”,贬到邓州。这首诗就是诗人在邓州思念范仲淹时写的。

首句说范仲淹的《渔家傲》诗写得好,把剩下的江水、残留的山峰都写得很美。这既是对范仲淹的赞颂,也暗含了诗人自己的感情,因为他正是用这样的笔调写下了自己当时的心情。“剩水残山”四字,既形容了当时的国势,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失望,因此,他要用范诗中的意境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次句说自己像范仲淹一样,随波逐流地漂流而去,不知道要去哪里。这两句诗表面看似在说自己的处境,实则是在借古人自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第三句说站在船头吟咏高歌,没有人能与自己意见相左。这两句诗表面上说的是自己在船上自由自在地吟唱,实际上却是在说自己在政治上不得志,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这里的“倚樯”,是指诗人站立在桅杆上,“吟啸”,是指吟咏歌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站在船头上,高声吟诵着范仲淹的《渔家傲》,没有人与我意见相左。这其实是在说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无法得到支持和理解。

最后一句说谁能相信我们现在还没有早炊呢?这里的“早炊”,是指早晨吃的饭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了吃饭的地方,只能在船上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这其实是在说,我们现在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地方可以安身立命。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抒情,表达了他对范仲淹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这种情感和主题在当时的诗坛上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和传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