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刺不待投,数面自成亲。
对言或无味,况乃诗筒新。
佳处在阿堵,小异果此君。
我行萧滩上,所食杨与陈。
百药及寿玉,磊落俱可珍。
今又见夫子,此邦何多人。
一官二十年,须发颇费耘。
得非坐诗故,造物主怒嗔。
如我亦复然,此理又奚云。
一见互兴叹,呴濡胡足仁。
湖边雨新足,荷背白胜银。
是中何以思,何当并车巾。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首句释义及翻译:

  • 原诗:”漫刺不待投,数面自成亲。”
  • 译文:随意一刺,无需等待,几次会面就已结下深厚的友情。
  • 注释:“漫刺”指轻松的交谈或非正式的交往,“不待投”表明无需刻意准备即可开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而真诚的友谊的珍视。

2. 第二句释义及翻译:

  • 原诗:”对言或无味,况乃诗筒新。”
  • 译文:交谈可能平淡无奇,何况是新近写的诗筒。
  • 注释:这里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于旧友重逢的喜悦以及新鲜感的体验。

3. 第三、四句释义及翻译:

  • 原诗:”佳处在阿堵,小异果此君。”
  • 译文:最美好的在于这个小物,和你的小小不同。
  • 注释:诗人在这里巧妙地使用了一个比喻,将朋友比作一件物品中的独特之处,强调了朋友之间的独特性。
  • 原诗:”我行萧滩上,所食杨与陈。”
  • 译文:我在萧滩行走,吃的是杨树和陈米做的饭食。
  • 注释:这里的描述带出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欣赏。

5. 第六至十句释义及翻译:

  • 原诗:”百药及寿玉,磊落俱可珍。”
  • 译文:各种药物以及珍贵的寿玉,都是值得珍惜的宝物。
  • 注释:通过列举多样的宝物,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
  • 原诗:”今又见夫子,此邦何多人。”
  • 译文:如今又见到你这样的君子,这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
  • 注释:诗人再次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当地人文环境的赞赏。

6. 第十一句释义及翻译:

  • 原诗:”一官二十年,须发颇费耘。”
  • 译文:担任公职已有二十年,头发和胡须都经受了辛勤劳作。
  • 注释: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公务生涯的辛劳与付出的感慨。
  • 原诗:”得非坐诗故,造物主怒嗔。”
  • 译文:难道是因为写诗的缘故吗?或许是因为造物主对我有所不满吧。
  • 注释:诗人通过自我反思,试图理解自己与命运的某种联系,体现了一种超然的心态和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结尾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交往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深厚友谊的珍视。诗中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整体上,这首诗透露出一种对自然和人性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