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浊不能胜,自知为雨候。
俄然落疏疏,颇恨殊不骤。
款门执戟家,竹树密以覆。
书帏与书帙,晚静乃移昼。
人高固莫企,境净不受垢。
飘零岁时隔,邂逅顷刻叩。
明当复告别,使我心如疚。
何以寿先生,岁晚松柏茂。

【注释】

寿冈:即“松冈”,山名。

烦浊:指尘世烦嚣。

雨候:等待雨的意思。

俄然:突然。

疏疏:稀疏的样子。

款门执戟家:敲着铁戟的大门。

竹树密以覆:竹林树木茂密遮天蔽日。

书帏(wéi围)与书帙(zhī支):指书架和书籍。

晚静乃移昼:晚上安静了才移到白天。

人高固莫企:人的志向高远,当然不可企及。

境净不受垢:环境清静没有污垢。

飘零岁时隔:指时光流逝,年华老去。

邂逅:偶然相遇。

明当复告别:明天还要分别。

疚(jì济):内心不安。

何以寿先生?:用什么来祝愿寿先生呢?

岁晚:一年将尽的时候。

松柏茂:松树和柏树茂盛。用松柏作比喻,是希望寿先生长寿。

【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得比较平易自然,不事雕琢,语言质朴无华。全诗八句二十个字,四组对仗工整而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前四句点明送别的时节、时间、地点和对方的身份;中间六句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后四句写自己的心愿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的前四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以及对方的身份地位。开头二句“烦浊不能胜”意思是说尘世的烦恼使人难以承受。这里把送别的心情比作雨,说明诗人因朋友即将离去而心中感到烦闷压抑,就像雨水一样无法排遣。接着“自知为雨候”三句,诗人把自已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刻,也表明了送别的原因。这几句诗通过雨的意象,表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款门执戟家”,这是诗人想象中的友人家门前的景况,门前铁戟闪闪发光,门内竹子和树木郁郁葱葱,掩映着一座幽雅的书屋。诗人用“款门执戟”来描写友人的门庭和居处,形象鲜明地表现出诗人对这位朋友高尚品格和崇高人格的钦佩,以及对他即将离去的无限留恋。

中间六句是全篇的重点,诗人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这六句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竹树密以覆”四句,主要写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内心感受。“竹树密以覆”写的是友人家门前的环境,“书帏”指书柜里的书籍,“书帙”是书箱,“晚静乃移昼”是说夜晚安静时才把白天的事情处理完。诗人运用这些具体细节,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二组“人高固莫企”三句,主要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人高固莫企”意为人的志向高远,自然是难以企及的。“境净不受垢”意为环境清静没有污垢。“飘零岁时隔”指岁月流逝,人会老去。“邂逅顷刻叩”意为偶然相遇,片刻之欢。最后两句“明当复告别,使我心如疚”意思是说明天还要分别,这让我的心里感到不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担忧。

最后一联是送别时的临别赠言。诗人用“何以寿先生”这一设问,既表示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期望和祝愿。诗人认为,既然要分别,那就希望友人能够长寿,能够像松柏一样长青不衰,永葆青春活力。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清新,情感真挚热烈。通过对友人生活环境的具体描绘,以及对双方感情的真挚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祝愿。全诗构思巧妙,对仗工整,寓意深刻,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