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然非世境,乐意渺无垠。
暖骨通仙处,寒冬能幻春。
眼空天亦小,心净月逾新。
昔者李太白,于兹竟瘗身。
诗句原文:
盎然非世境,乐意渺无垠。
暖骨通仙处,寒冬能幻春。
眼空天亦小,心净月逾新。
昔者李太白,于兹竟瘗身。
注释翻译:
- “盎然非世境”中的“盎然”意为充满、浓郁,而“非世境”则表示不同于世俗的境遇。整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感。
- “乐意渺无垠”中的“乐意”指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喜悦,“渺无垠”形容这种喜悦无边无际。
- “暖骨通仙处”中的“暖骨”可能指的是温暖如春的体质或心灵,“通仙处”暗示着某种神秘或超凡的地方。
- “寒冬能幻春”中的“寒冬”指的是寒冷的季节,而“能幻春”则意味着在寒冷中也能创造出春天的景象或感觉。
- “眼空天亦小”中的“眼空”可能指的是心胸开阔,视野宽广,“天亦小”则是指天空看起来也变得渺小了。
- “心净月逾新”中的“心净”指的是心境清静无杂念,“月逾新”表示月亮也因此变得更加明亮和清新。
- “昔者李太白,于兹竟瘗身”中的“昔者”指的是过去的李白,“李太白”是李白的别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像李白那样超脱尘世,甚至愿意为此牺牲生命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纯净境界的追求和渴望。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烦恼、向往心灵自由的愿望。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对于自我实现的执着追求。此外,通过提及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李白,诗人还体现了对古代文学巨匠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整个人类精神追求的一种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