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扁释椎开口谏,国君据坐展书开。
古人糟粕终枯淡,谁醉天然滋味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要逐句解释,最后要结合注释赏析作答。

轮扁谏读书图:轮扁是古代有名的车匠。据《韩诗外传》卷八记载:齐桓公问轮扁道:“治国之政,何其乱也?吾将以为政。”轮扁说:“夫治国者,欲民之当为而不欲夺之为也。”又问:“治身之道何若?”回答说:“无以己为者而治人。”齐桓公听后大悟,于是便不再用刑。这则故事说明治国理政应顺应自然,不可强制。

轮扁释椎开口谏,国君据坐展书开。

轮扁对齐桓公的劝诫表示反对,他打开木椎,让齐桓公看木椎上的纹理,说道:“治国如此,岂不难哉!”齐桓公听了很不高兴,说:“寡人为国,亦若是乎?”轮扁回答道:“不然,臣之所为,有五:一曰修青白;二曰饰缓急;三曰理相县;四曰缓行徽;五曰养坚薄。故能寿世及后世子孙。”

古人糟粕终枯淡,谁醉天然滋味来。

轮扁的意思是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不要强迫,就像磨砺木椎一样,不施压力,木椎才能被磨得光滑。

注释:

轮扁:古代有名的车匠。释:放下,这里指停下手中的活。谏:劝阻。国君据坐:国君端坐在位上。据,通“踞”。展书开:展开文书。

鉴赏:

本文通过对话形式,表现了轮扁的淳朴思想。他以木椎为例,说明治国不能强行,而要顺乎自然。轮扁还以木椎为例,说明治国不能操之过急,而应循序渐进。文章语言简拙质朴,却寓意丰富,令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