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一溪水,绝与众水别。
不解饮清风,只解醉明月。
一片清泠意,活动流不彻。
何劳濯缨人,再三苦饶舌。

【注释】

锦钱余:指晋人王徽之的典故。据《晋书.王徽之传》载,王家有女名子猷,一次王徽之去拜访他的朋友,见子猷在睡觉,就偷偷地走过去把他的被子掀开,看到床上只有一床锦被,于是王徽之就睡下了。子猷醒来看见有人在床上就问:“是谁?”回答说是王徽之,子猷说“你为什么要动我的被子呢”,王徽之说:“我看你睡着的样子很自在,不忍打扰。”子猷说:“我一觉就要到天亮,怎么能让你知道我在做什么?”后来,子猷和王徽之成了好朋友,子猷每次出游都带上王徽之,而王徽之每次都是把被子蒙上头装做睡觉来避免麻烦。这里以“锦钱余”比喻王徽之。

绝与众水别:与众水不同。

饮清风:喝山中的清泉。

只解醉明月:只知道沉醉于皎洁的月色之中。

一片清泠意:一片清凉之意。

活动流不彻:流动不息,清澈透明,始终没有改变。

何劳濯缨人:哪里需要洗涤帽子上的污泥呢?

濯缨:洗帽。古代士人戴冠时帽缨(帽带)很长,常因尘土而脏污,所以用水洗濯以保持清洁。

再三苦饶舌:多次苦苦地劝告。

【赏析】

这首词是咏物小令,作者借咏物抒怀。

起首两句写溪水与众不同。溪水不同于其他诸水流向同处,它从高处流下来,又从高处流回去,最后汇入大海。其源头、流向、归宿皆与众不同。

接着写溪水的特点。溪水不像江河那样奔流激荡,也不像湖泊那样波平如镜。它只是静静地流淌,时而东,时而西,时而北,时而南,仿佛在寻找着什么。然而它却并不着急,也不气馁,它只是慢慢地流着,直到找到它的归宿。

下片写溪水的本性。它虽然静静地流淌,但却像清风一样令人清爽;它虽然在不停地流动,但却像明月一样使人陶醉。它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本性,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流动。溪水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它是清冷的,清澈透亮的。它始终都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本色。

最后两句写溪水的性格。它似乎并不在乎人们的看法,也不在乎自己的存在是否有什么意义。它只是在默默地流淌,静静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至于人们是否需要洗涤帽子上的污泥,那是另外一回事,溪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不安。

此词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对溪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性。全词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