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屋虽不大,终日心闲闲。
口诵圣人书,立身仁义间。
俯仰无愧怍,兹道诚为难。
君子常进德,小人偷自安。

居屋虽不大,终日心闲闲。

居处虽然不大,但整天心中宁静悠闲。

口诵圣人书,立身仁义间。

口中诵读圣人之书,立志行事合乎仁义之道。

俯仰无愧怍,兹道诚为难。

低头仰望时无所愧疚,此道理实属不易。

君子常进德,小人偷自安。

君子不断追求提高自身的德行,而小人却偷偷满足于现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咏怀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一位贤者的心态和行为,表达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居屋虽不大,终日心闲闲”: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居所虽小,但心境却是闲适安宁的。这里的“屋”指的是个人的生活空间或生活环境,“心”则是指个人的内心世界。整句诗传达了一种超脱物质享受、重视精神境界的思想。

“口诵圣人书,立身仁义间。”:这句诗表明诗人在生活的同时,还不忘学习儒家经典,力求在行动上符合仁义之道。这里的“圣人书”指的是儒家经典书籍,而“仁义间”则是表示要在言行举止中都体现出仁爱与正义。

“俯仰无愧怍,兹道诚为难。”:诗人认为,要始终处于内心的平和与自我认知的清楚,是一种非常困难的境界。这里的“俯仰无愧怍”指的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诚实和自我约束的态度。

“君子常进德,小人偷自安。”:最后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不同人品质的不同评价:“君子”指的是有修养、有道德的人,他们不断追求进步和高尚;而“小人”则指那些满足于现状、缺乏进取心的庸俗之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平庸之辈的鄙夷。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居所虽小却心怀宽广的贤者形象,展现了其追求精神富足、坚守道义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