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歌京华春,行迈心摇摇。
孤云未致雨,随风南北飘。
王国天地极,斡运四海遥。
城中百万户,飞檐插紫霄。
倾金买谀噱,仰面气宇骄。
不重读书人,研苦坐寂寥。
我欲封绿章,天门高岧峣。
岂抱浩然气,长年而渔樵。

【译文】

京城繁华如春,我醉酒高歌。

孤云未到,却已随风南北飘荡。

王国天地极远,万物运转于四海。

城中百万户家,飞檐彩饰插紫霄。

挥金购得谀媚之词,仰面气宇骄横。

不重视读书人,坐而思虑空寂寥。

我要封上绿章,天门高耸入云霄。

岂有浩然正气,长年渔樵逍遥。

【注释】

京华:京都,这里指洛阳。

行迈:行走。

孤云:独行的白云。致雨:能降雨,此处比喻有作为、有作为的人。

斡运:斡旋,调节。

紫霄:天上的云彩。

倾金买谀:不惜花费重金买谄媚之词。

研苦:研究,苦心钻研。坐寂寥:坐守寂寞。

绿章:指奏章、书信等文稿。

封绿章:指上奏皇帝。

天门:天帝所居之处,这里代指皇帝。

浩然:正大刚直之气。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他对时弊的愤慨之情,也流露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第一句“醉歌京华春”,描绘了诗人在京华中醉酒高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京城生活的热爱与留恋。这里的“春”既是季节的春天,也是诗人心境的春天,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第二句“行迈心摇摇”,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行走在繁华的京城中,内心却感到迷茫和动摇,无法确定自己的未来。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第三句“孤云未致雨”,诗人以孤云自喻,表示自己虽然有志向,但尚未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这里的“未致雨”既指尚未实现自己的抱负,也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第四句“随风南北飘”,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漂泊生活。他们如同随风飘动的云朵,没有固定的归宿,只能在不同的地方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无助。

第五句“王国天地极”,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当时的王朝势力范围之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这种宏大的背景使得诗人的感慨更加深刻,也更加引人深思。

第六句“斡运四海遥”,则是诗人对整个宇宙的思考。他认为万物都在天地之间运行,而人类的命运也在其中。这种宏观的视野让诗人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也更加坚定了他的政治理想。

第七句“城中百万户,飞檐插紫霄”,则进一步描绘了洛阳城的繁荣景象。城中的房屋千千万万,飞檐翘角,色彩斑斓,如同仙境一般。这种繁华的景象反而让诗人感到一丝寒意,仿佛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面。

第八句“倾金买谀噱”,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虚伪和谄媚的厌恶。他不愿意用金钱来讨好他人,更不愿意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自己的良心。这种正直的态度让诗人在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

第九句“仰面气宇骄”,则是诗人对自己气质的评价。他认为自己虽无权势,但却有一种傲骨和豪情,不愿低头折节。这种精神风貌也让他在困境中保持着独立和自由。

第十句“不重读书人”,则是对社会现状的一种批判。他认为读书人的学问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容易陷入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泥潭。这种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也反映了作者对知识分子角色的深刻认识。

第十一句“研苦坐寂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思考的情景。他沉浸在自己的学问中,努力钻研,但最终却感到空虚和寂寞。这种孤独的状态让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更加珍惜与志同道合者的友谊。

第十二句“我欲封绿章”,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他希望能够通过上书皇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种愿望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

第十三句“天门高岧峣”,则进一步描绘了皇帝的形象。他高高在上,威严而不可侵犯,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这种形象让诗人深感敬畏,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最后两句“岂抱浩然气,长年而渔樵”,则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他认为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而这种人生态度也让他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过着一种清静而充实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