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烟际来,佛屋栖云端。
回飙度崖谷,疏韵出林峦。
东岫上明月,归僧濯清湍。
【注释】
赋祝次仲八景 其四 烟寺晚钟
钟声烟际来,佛屋栖云端。
回飙度崖谷,疏韵出林峦。
东岫上明月,归僧濯清湍。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游览名山胜景时所作的一首五律,描写了烟寺、佛屋、崖谷、林峦和明月以及归僧等景象,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自然山水画面。
首联“钟声烟际来,佛屋栖云端”。诗人首先描写了钟声从远处传来,声音飘渺,仿佛是从烟云之间传来的。接着,他描绘出佛屋位于云端之上的景象。这里的“烟雾”指的是山间弥漫的云雾,“佛屋”指的是寺庙里的房屋。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回飙度崖谷,疏韵出林峦”。诗人转而描写风吹过山谷的声音。这里,“回飙”指的是风的回旋,“崖谷”指的是山谷中的峡谷,“疏韵出林峦”则描绘了风吹过树林时发出的声响。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的描绘,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颈联“东岫上明月,归僧濯清湍”。诗人转向描绘月光照耀下的山峰,以及归僧在清澈的溪流中洗涤的情景。这里,“东岫”指的是东方的山峰,“明月”则指的是月光照亮了山峰。而“归僧濯清湍”则描绘了和尚在清澈的溪流中洗涤的情景。这两句诗句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自然的美景转化为一种诗意的存在,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