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应山三字古,华堂卓秀一峰尊。
注释:这座高高的楼房,应称其为“三字古”,它矗立在群山之中,就像一座华美的大厅,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山峰。
赏析:这是一首咏楼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楼的外形和气势,表达了对楼的喜爱之情。首句“高阁应山”中的“应”字,既表示楼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又暗含诗人对楼的赞美之情。次句“华堂卓秀一峰尊”,则通过描绘楼的外观和气势,进一步突出了楼的雄伟壮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高阁应山三字古,华堂卓秀一峰尊。
注释:这座高高的楼房,应称其为“三字古”,它矗立在群山之中,就像一座华美的大厅,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山峰。
赏析:这是一首咏楼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楼的外形和气势,表达了对楼的喜爱之情。首句“高阁应山”中的“应”字,既表示楼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又暗含诗人对楼的赞美之情。次句“华堂卓秀一峰尊”,则通过描绘楼的外观和气势,进一步突出了楼的雄伟壮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蒙斋 蒙斋,即蒙斋寺,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此诗描写了蒙斋寺的美景。 远廛市:远离繁忙的市镇。廛市,指集市。 胜概几多清:这里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多么清幽美丽。胜概,美好的景色。几多,多少。 山下一泉涌:描述山下有一泉涌流。 望中千亩平:从远处看,田野像千亩一样平坦。 林深俗客少,岩小晓烟轻:因为山林深邃,所以世俗之人很少来此;而山岩小巧,早上的烟雾也显得很清淡。 杖屦从登眺
【注释】 招:邀请。治:治疗。聋:耳聋。聊:姑且。尽杯:一饮而尽。余:剩下的。 【译文】 请朋友来饮酒,治疗耳聋,姑且尽兴地喝几杯。 【赏析】 这是一首劝酒诗。诗人在邀人赴宴时,用“治聋”的幽默语言,劝酒助兴。全诗言简意赅,诙谐风趣,富有生活情趣
注释翻译:闽(福建)地风景清新宜于作画,萧寺的楼台美丽得好像要浮动起来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闽地景色之美,用“清宜画”形容其清新雅致,用“丽欲浮”形容其美丽得好像要浮动起来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闽地的自然美景,令人如临其境
注释:泉水清澈如镜,照出我的眼睛像白石一样;山石嶙峋,月光映照在半岩上。夜晚,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清泉、明月、山石和猿声等景物来表现自己的孤寂与寂寞,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注释】铜柱将军是汉朝的名将李陵;铁胎丞相是唐朝名相房玄龄。两位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但都已去世多年,所以诗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赏析】首联“铜柱将军嗟不见,铁胎丞相镇长存”二句写两位历史名人已逝去,但他们的名字却永垂不朽。李陵和房玄龄都是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因此他们的名字永远被人们记住。这种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怀念,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崇因寺距离江边大约十里,寺院临江水气氤氲。 译文:崇因寺距离江边大约十里,寺院靠近江边的水气弥漫。注释:十里:指崇因寺离江边大约十里之遥。崇因寺:古时称“崇因寺”。崇因寺是唐代著名僧人道一创建的一座寺庙。位于今江西省庐山市境内。临江:靠近江边。水气中:弥漫在空气中的水气。赏析:这是一首咏景诗。诗人通过写崇因寺临江而建的特点,写出了江水与寺院的亲密关系。首句写寺院距江边的距离,次句写寺院临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