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踽踽拜前尘,雅眷仍从辙鲋新。
四照色温初似玉,一时恩到总成春。
非如学者论糟粕,须信人间得凤麟。
况有珠玑长满把,冥搜终恐物华贫。
译文:
南来踽踽拜前尘,雅眷仍从辙鲋新。
四照色温初似玉,一时恩到总成春。
非如学者论糟粕,须信人间得凤麟。
况有珠玑长满把,冥搜终恐物华贫。
注释:
- 南来踽踽拜前尘:指诗人从北方南下,步履艰难,独自前行。”踽踽”形容行走时的孤独感,”拜前尘”则表示对过去的一种告别或致敬。
- 雅眷仍从辙鲋新:这里的“雅眷”指的是高雅的眷属或朋友,“辙鲋新”则可能是指与这些雅眷一起的新朋友。
- 四照色温初似玉:描述的是光线四射时的颜色和温度,如同初生的玉石般纯净明亮。
- 一时恩到总成春:表示一旦受到他人的恩惠或照顾,就如同春天一般温暖舒适。
- 非如学者论糟粕:这里用“学者”比喻那些只看重表面、忽视本质的人或观点,认为这些人的看法是“糟粕”。
- 须信人间得凤麟: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珍贵的事物往往不易被理解或发现,需要有慧眼去发现。”凤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高贵和稀有。
- 况有珠玑长满把:这里的“珠玑”指的是珍珠和宝石,形象地描述了手中所持之物的价值和珍贵。
- 冥搜终恐物华贫:表达了一种担忧或顾虑,即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过于执着于某些表面现象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深刻体会。诗中的“南来踽踽拜前尘”,描绘了诗人独自南下的孤独与坚持;“雅眷仍从辙鲋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新知的珍视。此外,诗歌还涉及到了对于真理和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洞察,显示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