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崇三舍,词场次第开。
两科逾万士,一日见连魁。
圭璧知难售,鹓鸾独晚陪。
乱离身已老,不复梦东台。

詹阁学持国挽诗二首 其一

元·苏辙

元祐崇三舍,词场次第开。

两科逾万士,一日见连魁。

圭璧知难售,鹓鸾独晚陪。

乱离身已老,不复梦东台。

注释:

《宋史》记载,元丰二年(107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熙宁四年(1071年)开始实行科举考试改革,以经义取士,废除诗赋,改试策论,使“时文”与“策论”成为科举的主要形式。苏轼、苏辙兄弟因父苏洵是新党人物而被贬谪,在朝中无官可做。《宋史》又记载,苏轼于元丰二年被召还朝廷任尚书主客郎;同年九月,苏轼被授为端明殿学士兼侍读,从此进入朝廷担任职务。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被降职为定州太守(今河北定县)。次年,调任颍州团练副使。元丰六年(1083年),苏轼再次遭贬谪,责授检校尚书部使者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本路安抚司参议官。这年十二月,苏轼在途经常州时,受到当地官员的热烈欢迎。后来苏轼又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并一度迁往海南岛崖州(今海南崖县)。元符元年(1098年),苏轼由儋州移徙到昌化军(今属海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被赦免,复还汝州(今河南临汝县)原籍。政和三年(1113年),苏轼在汝州去世。

詹阁学:指詹子瑜(字子瑜),号东瓯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北宋文学家。曾从师于陈襄、张商英、吕好问、李焘等学者,得其指教,学识渊博,有《东瓯大全集》。

崇:尊崇,重视。三舍:古代学校名。周制大学为国学,小学为乡学,皆立三焉,故称。后用以泛指学校教育。

次第:按次序,顺序。

两科:两科进士。唐以来科举分科考试分为进士科与明经科两种,其中进士科又分为常举、制举两科。至南宋以后,则只有进士一科。

逾:超过,胜过。

一日:一日内。一日即一日之间。

见连魁:指一举成名。见,通“现”。连魁,接连考中两个第一名。

圭璧:美玉。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难售:不易出售。

鹓鸾(yuánluán):凤凰和仙鹤的美称。鹓,同“鸾”,古书上说这种鸟有列如行列的叫声。这里指凤凰、白鹭等水鸟。也泛指高洁之禽。

独晚:独自迟暮。晚,晚辈。

乱离:指战乱。乱,指动乱。

身已老:指自己年纪老了。

赏析:

此诗作于绍圣二年(西元一一○五年)作者由郴州量移处州监税时所写。据传,作者在赴任前夜梦见了死去的父亲苏轼,醒后悲愤不已,遂写下此诗哀悼父亲,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全诗感情真挚,风格沉郁,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