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钟繇学书夜不眠,以指画字衣皆穿。
当时尺牍来邺下,锦标玉轴争流传。
又不见鲁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
断碑零落翠苔封,直气英风犹可睹。
元常独步黄初际,清臣后出今无继。
风神迥处本天资,巧力亦自精勤至。
羡君好尚何高奇,寒窗弄笔手生胝。
向来失计堕尘网,锐气直欲摩云飞。
男儿舌在心何怍,却拟临池寻旧学。
要须笔外见钟颜,会自蛟龙生掌握。
银钩石刻余何爱,劝以短歌君勿怠。
他时八体妙有馀,此歌傥可君绅书。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临池歌
- 君不见钟繇学书夜不眠,以指画字衣皆穿。
- 当时尺牍来邺下,锦标玉轴争流传。
- 又不见鲁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
- 断碑零落翠苔封,直气英风犹可睹。
- 元常独步黄初际,清臣后出今无继。
- 风神迥处本天资,巧力亦自精勤至。
- 羡君好尚何高奇,寒窗弄笔手生胝。
- 向来失计堕尘网,锐气直欲摩云飞。
- 男儿舌在心何怍,却拟临池寻旧学。
- 要须笔外见钟颜,会自蛟龙生掌握。
- 银钩石刻余何爱,劝以短歌君勿怠。
- 他时八体妙有馀,此歌傥可君绅书。
释义与注释
1. 君不见钟繇学书夜不眠,以指画字衣皆穿。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钟繇学习书法到了忘我的境界,以至于连衣物都被磨破。
2. 当时尺牍来邺下,锦标玉轴争流传。
- 注释:这里的“尺牍”指的是书信,而“玉轴”则是指书法作品的装裱。这句话描绘了书法作品在当时受到极大的欢迎和追捧。
3. 又不见鲁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
- 注释:“鲁公”指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他的书法被誉为“颜筋柳骨”。这句话形容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仿佛雨水从古代的房子滴落,其艺术价值历久弥新。
4. 断碑零落翠苔封,直气英风犹可睹。
-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一些古碑被岁月侵蚀,但依然可以看到它们当年的风采。
5. 元常独步黄初际,清臣后出今无继。
- 注释:“元常”指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清臣”则可能指的是其他晚于王羲之的书法家。这句话表示王羲之开创了书法的黄金时代,而其他书法家则难以超越。
6. 风神迥处本天资,巧力亦自精勤至。
- 注释:这句话强调了书法中“风神”(即自然流露的气质)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技艺精湛需要勤奋练习。
7. 羡君好尚何高奇,寒窗弄笔手生胝。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追求高超书法技艺的人的羡慕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练习书法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耐心。
8. 向来失计堕尘网,锐气直欲摩云飞。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过去因为缺乏自信而导致失败的经历,但现在则充满了锐气和决心。
9. 男儿舌在心何怍,却拟临池寻旧学。
- 注释:这句话鼓励男性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即使面临困难也不应感到羞愧或逃避。
10. 要须笔外见钟颜,会自蛟龙生掌握。
- 注释:这句话强调了书法技巧之外还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修养,才能真正理解书法的精髓。
11. 银钩石刻余何爱,劝以短歌君勿怠。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追求高超技艺的人的敬意,同时也提醒他们要保持谦逊和勤奋的态度。
12. 他时八体妙有馀,此歌傥可君绅书。
- 注释:这句话预言了将来会有更多人能够精通各种书法风格,并且认为这首《临池歌》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