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湘谁解荐江蓠,忠愤泠泠写七丝。
愁绝九疑山下听,重华应许就陈词。

【注释】

吊湘谁解荐江蓠,忠愤泠泠写七丝。

愁绝九疑山下听,重华应许就陈词。

注释:在长沙的湘水边,谁能推荐贤士江蓠呢?我以忠诚的愤懑之情写成了七弦琴曲《楚辞》中的《九歌》。我愁肠百结,在九疑山脚下聆听琴声,希望有位贤德的人能听到我的《九歌》,让我得以陈言进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湖南时所作。诗中通过写自己对湘地的热爱,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效力而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起句“吊湘谁解荐江蓠”,意思是说,在湖南的湘水边上,谁能够推荐出贤才来呢?“吊湘”二字,表明了诗人对湘地的爱。“谁解荐江蓠”,则表明诗人自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心中充满了忧愤。

颔联“忠愤泠泠写七丝”,意思是说,我以忠诚的愤懑之情写成了七弦琴曲《楚辞》中的《九歌》。“九疑”指传说中的地名,这里代指湘地。

颈联“愁绝九疑山下听,重华应许就陈词”,意思是说,我愁肠百结,九疑山脚下正在倾听着那七弦琴曲。《楚辞》中的《九歌》是一首充满忧愤之情的诗篇。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听到他的《九歌》,让他得以陈言进谏。诗人以《九歌》作比,希望自己能够像屈原一样得到君主的赏识,为国家效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他深沉的内心世界。诗人以七弦琴曲《楚辞》中的《九歌》作比,希望能够引起统治者的重视,为国家效力。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