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欲僭宫室,倾赀事雕墙。
佛屋尤其侈,耽耽拟侯王。
文彩莹丹漆,四壁金焜煌。
上悬百宝盖,宴坐以方床。
胡为弃不居,栖身客京坊。
辛勤营一室,有类燕巢梁。
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
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
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
晨兴未饭僧,日昃不敢尝。
乃兹随北客,枯粟充饥肠。
东南地秀绝,山水澄清光。
馀杭几万家,日夕焚清香。
烟霏四面起,云雾杂芬芳。
岂如车马尘,鬓发染成霜。
三者孰苦乐,子奚勤四方。
乃云慕仁义,奔走不自遑。
始知仁义力,可以治膏肓。
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彊。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夜枕闻北雁,归心逐南樯。
归兮能来否,送子以短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島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送慧勤归馀杭
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慧勤的人,因为某种原因,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余杭,回到北方。诗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哀伤。
2. 越欲僭宫室,倾赀事雕墙
解析: “越欲僭宫室”意味着越王想建造宫殿,“倾赀事雕墙”则是指为了装饰墙壁,花费了大量的钱财。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讽刺。
3. 佛屋尤其侈,耽耽拟侯王
解析: 这里描绘了一座佛寺(可能是位于余杭的某个寺庙)的建筑风格特别华丽,其豪华程度堪比诸侯王的住所。这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以及宗教信仰与物质财富之间的联系。
4. 文彩莹丹漆,四壁金焜煌
解析: “文彩”指的是壁画或装饰,这里的“文彩莹丹漆”可能指的是壁画的颜色鲜艳如红色,而“丹漆”则是古代的一种涂料;“四壁”指的是墙壁,“金焜煌”形容墙壁上金色的装饰物熠熠生辉。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富丽堂皇。
5. 上悬百宝盖,宴坐以方床
解析: 在寺庙的顶部悬挂着各种珍贵的物品,供人使用,而在下方则有一张方形的床供人休息。这两句描绘了寺庙内部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
6. 胡为弃不居,栖身客京坊
解析: 作者质疑为什么人们放弃自己舒适的生活,而选择居住在京城中的繁华街区,这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追求和个人价值的忽视的批评。
7. 辛勤营一室,有类燕巢梁
解析: 虽然辛苦地建造了一个房间,但与燕子筑巢相比,似乎还不够理想。这暗示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
8. 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
解析: 南方的饮食非常精细,但作者却认为菌笋这种普通的食物也比不上羔羊。这反映了作者对食物口味的挑剔和对奢华饮食的批判。
9. 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
解析: 这里用“饭以玉粒粳”来比喻食物的质量极高,而“调之甘露浆”则形容食物的味道甘甜如甘露。这体现了诗人对食物品味的高标准和对美食的追求。
10. 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
解析: 一顿饭菜的费用高达千金,而且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这描绘了富贵人家奢侈的生活方式。
11. 晨兴未饭僧,日昃不敢尝
解析: 早晨起床还未吃早饭,就已经是僧人了。这表明了作者对于佛教修行的重视。
12. 乃兹随北客,枯粟充饥肠
解析: 由于跟随北客,所以只能吃干粮充饥。这体现了当时长途旅行者的生活条件艰苦。
13. 东南地秀绝,山水澄清光
解析: 东南地区的山水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环境宜人。这描绘了诗人心中的理想景象。
14. 馀杭几万家,日夕焚清香
解析: 杭州城有好几万户居民,他们每天都在焚烧香火。这说明了佛教在当地的普及和影响力。
15. 烟霏四面起,云雾杂芬芳
解析: 四周的烟雾弥漫,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这描绘了杭州的自然美景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气息。
16. 岂如车马尘,鬓发染成霜
解析: 与其说这些尘埃是来自马车车轮,不如说它们沾染了鬓发,使之变得苍白如霜。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名利的追求与内心的变化。
17. 三者孰苦乐,子奚勤四方
解析: 这三者(富贵、名利、名利)哪个才是真正的快乐呢?你为什么要四处奔波呢?这一句表达了对世俗追求的疑惑和反思。
18. 乃云慕仁义,奔走不自遑
解析: 你竟然追求仁义之道,以至于不顾自己的安危和时间。这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行为的坚持和社会现实的批判。
19. 始知仁义力,可以治膏肓
解析: 这才认识到仁义的力量,可以治愈身体的疾病。这表达了对道德教化作用的肯定和期待。
20. 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彊
解析: 如果一个人有坚定的意志,那么他的行为一定会带来快乐。这强调了意志与行动的重要性。
21.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解析: 人的本性是怀念故土的,就像鸟儿思念自己的家园一样。这表现了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
22. 夜枕闻北雁,归心逐南樯
解析: 夜晚躺在床上听到北雁的声音,我的归乡之心也随之而起。这传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23. 归兮能来否,送子以短章
解析: 我是否能够回到家乡呢?我送你一段简短的诗句作为告别。这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未来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