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红涨夕阳波,幼妇碑残锁绿萝。
不止但争三十里,曹瞒元不识曹娥。
“一川红涨夕阳波,幼妇碑残锁绿萝。不止但争三十里,曹瞒元不识曹娥。”这首诗描绘了曹娥庙的景象,通过对夕阳下的河流、残破的碑铭和争抢土地的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曹娥的怀念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一川红涨夕阳波”:描述夕阳下河水的颜色变化,如同被染上了红色的夕阳。这里的“红”不仅指颜色,也暗示着夕阳的辉煌与美丽。
“幼妇碑残锁绿萝”: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只剩下绿色的藤蔓缠绕在上面,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这种残破的景象,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易逝。
“不止但争三十里”:这里表达了人们对于土地的贪婪和争夺。不仅是为了经济利益,更是为了社会地位或政治权力。这里的“止”指的是停止,“争”则表示争夺。
“曹瞒元不识曹娥”:曹操(曹瞒)原本不认识曹娥,但后来却对她进行了追封和纪念,这反映了历史人物对历史事件的复杂态度和记忆的差异。
潘牥的《曹娥庙》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世界。通过对夕阳、河流、碑铭和人们的行为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