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拟残年住秣陵,摩挲蜡屐笑平生。
茫茫去雁云千里,渺渺疏钟雨一城。
天地无情催岁月,古今何物是功名。
梅边且喜春风近,痛饮挑灯坐到明。
【注释】
金陵:今南京市。岁晚:年老时或年暮。秣陵(mò líng):即南京,在江宁县东,故称秣陵。
蜡屐(jiā jí):用蜡涂在鞋底制成的屐,便于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
去雁云千里:远飞的雁群划破长空,消失在万里之遥。
疏钟雨一城:稀疏的钟声洒满一城,雨滴打在屋檐上。
天地无情催岁月:大自然没有情感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古今何物是功名:古今之间,什么能够成就功名?
梅边:指梅花丛旁。
且喜:暂且感到高兴。春风近:春风已经吹拂过来。
痛饮:痛痛快快地饮酒。挑灯坐到明:点起油灯直到天亮。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晚年情怀的七律诗。开头两句写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他不愿在年老的时候还住到南京这个繁华之地,而是摩挲着蜡屐,笑着回顾自己的平生经历。“不拟残年住秣陵”一句中,“不拟”表示不愿意、不打算的意思,表明诗人对这种繁华生活并不满意,他宁愿选择一种淡泊的生活方式;“残年”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感慨。“摩挲蜡屐笑平生”一句中,“摩挲”表示用手抚摸,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蜡屐的抚摸动作,同时“笑平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和感慨。
接下来两句写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他看到了天空中的雁群飞得高高的,仿佛已经消失在万里之外;他还看到了雨滴打在屋檐上的清脆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茫茫”、“渺渺”,形容雁影和雨声的广阔无边。“一城”、“千里”分别写出了雁影和雨声覆盖的范围之广。
然后诗人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天地无情催岁月”一句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他认为大自然没有情感,只是无情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古今何物是功名”一句则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他认为古今之间的一切成就都无法与功名相比,都是虚妄的东西。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他看到梅花在春天里盛开,闻到春风的气息,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他因此感到高兴,想要痛痛快快地饮酒庆祝。“且喜”一词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喜悦之情。“挑灯坐到明”一句则表达了他彻夜未眠,一直沉浸在这种快乐之中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现实的感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他不愿意在年老的时候还留在繁华之地,而是选择了一种淡泊的生活方式;他也对名利看得很轻,认为古今之间只有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他还对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充满感激和喜悦,想要好好享受这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