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泽盘山长卿赋,朱栏流水牧之诗。

【注解】

盘山:即洞庭山。长卿:《史记·司马相如传》载,司马相如曾为孝武皇帝使往谕巴蜀民,还过巫峡,梦神女的容貌,于是作有《上林赋》。牧之: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诗多言民生疾苦,尤工于讽喻时事。

【赏析】

此诗是作者自拟其名的一首题画诗。

首二句写画中所绘景色。“梦泽”泛指南方水乡;“洞庭山”即湖南岳阳楼前的洞庭湖滨,相传晋代王逸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引屈原之辞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后遂以“湘夫人”借指湘水、洞庭,而洞庭又常简称为“梦泽”。故“梦泽”实指洞庭。“盘山”,即洞庭湖畔的君山。“长卿赋”,即司马相如《梦回望仙阁赋》。司马相如曾奉命出使西南夷,途径巴、渝地区,因慕神女之貌,乃赋《上林赋》以抒怀。“牧之诗”,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

次二句写画所绘人物。“朱栏流水”,是一幅画中景。“朱栏”指画中的栏杆,用红色装饰,显得富丽堂皇,与下文“绿衣人”形成鲜明对比。“牧之诗”,当指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中有关钱塘江潮的诗句。“牧之”,白居易自称,意谓自己像牧羊人一样在钱塘江边放牧。

第三四句是说这幅画所描绘的是牧羊人。“绿衣人”,指牧羊人,因为牧羊者常穿绿蓑衣。“悠悠”形容时间过得很长,也形容心绪烦闷,无所事事。“自怡悦”意为自我欣赏,自我满足。这两句是说:看画的人,看到牧羊人悠然自在地放牧,不禁为自己能这样悠闲自得地生活而感到高兴。

末二句是说看画的人看到牧羊人悠游自在,不禁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自得。这既是对牧羊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生活的歌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