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忆敖峰万叠山,云中归路踏弯环。
霜乾木落重阳后,莫见黄花便破颜。

注释:

送通上人归上高 其一:在这首诗中,“通”指和尚。上人,对僧人的尊称。上高,即上高峰。

复忆敖峰万叠山,云中归路踏弯环。

回忆起那敖峰万叠的山景,云雾缭绕的归路上踏着弯曲的道路。

霜乾木落重阳后,莫见黄花便破颜。

霜冻使树木变干,重阳节过后,不要见到黄色的菊花就笑开脸庞。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首句“复忆敖峰万叠山”,作者回忆起了敖峰万叠的山景,描绘出了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敖峰,是黄山的主峰之一,海拔高达1864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万叠山,形容山势连绵起伏,宛如千层万叠。这句诗通过对敖峰万叠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次句“云中归路踏弯环”,继续描写送别的场景。诗人想象着友人踏上蜿蜒曲折的道路,如同置身于云端之中。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送别的情景。

第三句“霜乾木落重阳后”,描述了季节的变化和天气的转冷。霜降之后,树木开始凋零,重阳节过后,天气变得更加寒冷。这里的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日举行,以登高赏菊为习俗。这句诗通过描写季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之情。

最后一句“莫见黄花便破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担忧之情。黄花是指菊花,这里指的是重阳节期间盛开的菊花。诗人担心友人看到美丽的菊花后会露出笑脸,但一旦看到霜干的树木和落下的叶子,又会露出愁容。这句诗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关切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画面感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