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筇归去旧庵居,卧听修廊吼木鱼。
寄语堂头老尊宿,祇题数字答君书。
送通上人归上高 其二
一筇归去旧庵居,卧听修廊吼木鱼。
寄语堂头老尊宿,祇题数字答君书。
注释:
筇(qióng):竹子的茎。筇竹,即筇竹。
修廊:指寺院中长长的廊子。
木鱼:佛教僧人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形似木鱼,故称。
祗: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一位名叫通上人的和尚回他的上高寺时写下的。全诗表达了对这位和尚离别时的不舍和对其归来后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句”一筇归去旧庵居,卧听修廊吼木鱼”描绘了这位通上人在离开之前的场景。他手持一根竹子作为行杖,回到了他的旧住处——一座古老的寺庙。在那里,他安静地躺在床上,聆听着长廊里传来的木鱼声,那是修行僧们用来打坐念经的乐器。这里的”卧听”一词,不仅描绘了通上人的静谧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次句”寄语堂头老尊宿,祇题数字答君书”则是诗人与通上人告别时的话语。他告诉这位和尚,当他回到上高寺后,只需要在回信中简单地写下几个数字就可以了。这里的”尊宿”指的是寺庙中的高僧或者长老,他们是修行僧们的楷模和榜样。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这位和尚未来修行道路上的祝福和期望。他希望通上人能够在佛法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最终达到更高的境界。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手持筇竹行杖,回到旧住处的和尚,在长廊里静静地倾听着木鱼声。他向其他修行僧发出告别,并留下了简单的祝福。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通上人的不舍之情,也寄托了他的祝福和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