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寂无事,一日似两日。
闻之东坡公,此语妙无匹。
晨漱夕曲肱,百年过如掷。
投身声利场,更觉居诸疾。
而君定何人,能使羲轮轶。
虽无挥日戈,自得鲁阳术。
但见弦望移,了不记甲乙。
优游聊卒岁,何必日鼓瑟。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七永日亭
静坐寂无事,一日似两日。闻之东坡公,此语妙无匹。晨漱夕曲肱,百年过如掷。投身声利场,更觉居诸疾。而君定何人,能使羲轮轶。虽无挥日戈,自得鲁阳术。但见弦望移,了不记甲乙。优游聊卒岁,何必日鼓瑟。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析:
- 诗的首句“静坐寂无事,一日似两日”,表达了诗人在静坐中感受到时间的延长,如同两个日子的叠加。这种描述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深刻感受和哲理思考。
- “闻之东坡公,此语妙无匹”中的“东坡公”指的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此处引用他的名言来强调自己观点的独特和高明。苏轼曾在《答谢民师》中提出“无事以当贵,深夜亦胜朝”的观点,与本诗意境相契合。
- “晨漱夕曲肱,百年过如掷”描绘了早晨起床后洗漱、晚上休息时手臂自然下垂的场景,比喻人生短暂如过眼云烟。
- “投身声利场,更觉居诸疾”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诱惑的反感和厌恶,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名利等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比喻等,使得诗歌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深度。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担任官职或经历某种转变时期所作。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小景小物,表达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层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