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扬子云,识字造奇古。
时有好事人,载酒问训诂。
君乃贵公子,趣向亦如许。
读书如鸡鸣,勤不乱风雨。
亦有问字客,携壶就君语。
君初不作难,应答了无忤。
户外屦如云,作堂蔽寒暑。
林甫端能来,勿与谈杕杜。

【注释】

载酒堂:指王立之的园亭中的“载酒堂”。

扬子云:即扬雄,汉代辞赋家、思想家。

贵公子:指王立之的儿子。

林甫:指王立之的字。

赏析:

这首诗是王立之对友人王君才(字林甫)在“载酒堂”读书治学的赞美诗。

前两句写王立之本人。王立之自诩有“奇古”之识,能识破古文中“奇古”之处。他常与时人饮酒,问以“训诂”(古代的语言文字),而王立之每每不发难,回答得十分巧妙,令对方满意。“识字造奇古”一句,既赞颂了王立之的博学广闻,又表达了诗人对其为人处世态度的欣赏。

三、四句说,当时王立之已是一个有名的学者,常有好事者前来拜访,求教古文。“贵公子”一句,是说他的儿子也继承了父亲的这一学术传统,同样学识渊博,很有学问。

五到八句,写王君才自己读书的勤奋。“读书如鸡鸣”,比喻其勤奋;“勤不乱风雨”,则表示其勤奋不因外界干扰而有所松懈。这两句,既是对王君才刻苦学习精神的赞扬,也是对他虚心好问态度的肯定。

九到十一句,写王君才接待来访者的情状。客人来访,主人总是热情接待,所以“亦有问字客”,客人来了便带着酒壶前来与他交谈。这里用一“携”字,写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十二句,写王君才回答问题时的谦逊态度。客人向他请教问题,他总是耐心作答,从不轻易发怒或得罪人。“应答了无忤”,就是这个意思。

最后两句,写王君才所居住的地方——户外鞋印如云。因为经常有人来拜访,所以门前的鞋子印迹就像云一样多,从而突出了他住所的人流量之大和来访者的频繁。

写王君才的学问深厚。王君才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能够理解别人的心意。他虽然学问高深,但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大或目中无人。相反,他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乐于接受批评。这种谦虚的态度,正是他所具备的一种美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