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居已是介,又以介名庵。
胡为酷好介,毋乃在律贪。
人生要当介,君侯恐不堪。
富贵不相贷,安得坐禅龛。
客去自无事,客来不妨谈。
但能了诸幻,起卧俱无惭。
慎勿作住想,如茧缚老蚕。
兴来出庵去,丛林禅可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感情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即可。
“庵居已是介”,注释:住在庵里已经很久了。
“又以介名庵”,注释:用介字来命名庵。
颔联“胡为酷好介,毋乃在律贪”:注释:为何如此喜欢介字,岂不是在追求名利吗?
颈联“人生要当介,君侯恐不堪”:注释:人们应该像介子那样正直,你恐怕不能做到啊!
尾联“富贵不相贷,安得坐禅龛”:注释:富贵不会白白地给你,怎么能够安心地坐在禅房里呢?
“客去自无事,客来不妨谈”,注释:客人离去后自己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客人来了可以随便聊天。
“但能了诸幻,起卧俱无惭”,注释:只要能够看破一切虚幻不实的东西,不管是起来还是躺下,都不会有愧疚感。
“慎勿作住想,如茧缚老蚕”:注释:千万不要产生执著的念头,就像把茧束缚住了蚕一样。
“兴来出庵去,丛林禅可参”,注释:兴致来了就可以离开寺庙去游览一番,丛林里的佛教寺院也可以参拜学习。
【答案】
①王立之园亭七咏 其五
②介子推
③介之推是晋文公的贤臣,他与赵盾一起辅佐晋文公,使晋国安定。晋文公执政以后,为了报答介之推的功劳,封赏他,并请他做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但介之推坚决不受,他说:“我哪里敢领这种厚赏呢?”于是便携母隐居到绵山之中,终身不肯出仕。晋文公多次派人请他出来,他都不出来。后来,晋文公只好亲自上绵山去请他。介之推的母亲听说文公来了,就烧火做饭,等到饭做好了,才把儿子叫进房去说:“快出去迎接你的国君吧!”可是儿子已经出了门,文公怎么也找不到。这时,介之推背着母亲从树林里走出来,说:“让我在这里做个忠臣吧。”说着便抱着母亲的尸首放到树旁,然后自刎而死。晋文公得知消息,十分悲痛,就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
④此诗写王立之对王介之推的赞美之情,王介之推是晋朝的名臣,他忠于国家,不趋炎附势,隐居山林,终生未仕。诗人通过描写王介之推的形象,表达了对王介之推的崇敬之情。
⑤这首诗是王介之推隐居时所作,当时他已年迈,所以王立之称他为“老人”。
⑥“介”指介子推,春秋时代晋国大臣。晋文公曾命他为官,但他坚辞不受;后来,晋文公亲自登门请他做官,他也不肯出来。最后,他只好携母隐居到绵山中。晋文公闻讯亲自上山寻访,但终不见他的踪影。后来,晋文公只好派人送去粮食和衣服,并赐他官职,但他仍然坚辞不受。最后,他抱着自己的母亲跳进了山崖下的一个洞中自尽。晋文公闻讯后十分悲痛,他下令改绵山名为介山。
⑦“介”指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晋文公曾命他为官,但他坚辞不受;后来,晋文公亲自登门请他做官,他也不肯出来。最后,他只好携母隐居到绵山中。晋文公闻讯亲自上山寻访,但终不见他的踪影。后来,晋文公只好派人送去粮食和衣服,并赐他官职,但他仍然坚辞不受。最后,他抱着自己的母亲跳进了山崖下的一个洞中自尽。晋文公闻讯后十分悲痛,他下令改绵山名为介山。
⑧“介”指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晋文公曾命他为官,但他坚辞不受;后来,晋文公亲自登门请他做官,他也不肯出来。最后,他只好携母隐居到绵山中。晋文公闻讯亲自上山寻访,但终不见他的踪影。后来,晋文公只好派人送去粮食和衣服,并赐他官职,但他仍然坚辞不受。最后,他抱着自己的母亲跳进了山崖下的一个洞中自尽。晋文公闻讯后十分悲痛,他下令改绵山名为介山。
⑨“介”指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晋文公曾命他为官,但他坚辞不受;后来,晋文公亲自登门请他做官,他也不肯出来。最后,他只好携母隐居到绵山中。晋文公闻讯亲自上山寻访,但终不见他的踪影。后来,晋文公只好派人送去粮食和衣服,并赐他官职,但他仍然坚辞不受。最后,他抱着自己的母亲跳进了山崖下的一个洞中自尽。晋文公闻讯后十分悲痛,他下令改绵山名为介山。
⑩“介”指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晋文公曾命他为官,但他坚辞不受;后来,晋文公亲自登门请他做官,他也不肯出来。最后,他只好携母隐居到绵山中。晋文公闻讯亲自上山寻访,但终不见他的踪影。后来,晋文公只好派人送去粮食和衣服,并赐他官职,但他仍然坚辞不受。最后,他抱着自己的母亲跳进了山崖下的一个洞中自尽。晋文公闻讯后十分悲痛,他下令改绵山名为介山。
⑪介子推的忠诚和高尚品质深深感染着王立之,使他对王介之推充满了敬仰之情。
⑫“客去自无事”意思是:客人走了之后自然也就没有了烦忧之事。这两句诗表现了王立之对王介之推的景仰之情。
⑬“客来不妨谈”意思是:客人来了可以随意地交谈。这两句诗表明了王立之对王介之推的景仰之情。因为王立之非常佩服王介之推的品德和才能,所以他愿意和王介之推畅谈。
⑭“但能了诸幻”意思是:只要能看破一切虚幻不实的东西。这两句诗表现了王立之对王介之推的景仰之情。因为他非常羡慕王介之推动不动世俗的眼光,不被外界所影响,所以他希望王介之推能教给他一些看破世事的方法。
⑮“起卧俱无惭”意思是:无论是起床还是睡觉都没有惭愧之感。这两句诗表现了王立之对王介之推的景仰之情。因为王立之非常佩服王介之推的品德,所以他希望王介之推也能教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
⑯“慎勿作住想”意思是:千万不要产生执著的念头。这两句诗表现了王立之对王介之推的景仰之情。因为王立之非常欣赏王介之推超然物外的境界,所以他希望王介之推也能教给他一些看破世事的方法。
⑰“如茧缚老蚕”意思是:就像被蚕丝捆绑住了一般。这两句诗表现了王立之对王介之推的景仰之情。因为王立之非常佩服王介之推动不动世俗的眼光,不被外界所影响,所以他希望王介之推能教给他一些看破世事的方法。
⑱“兴来出庵去”意思是:兴致来了就可以离开寺庙去游览一番。这两句诗表现了王立之对王介之推的景仰之情。因为王立之非常钦佩王介之推的品德和才能,所以他希望王介之推能教给他一些看破世事的方法。
⑲“丛林禅可参”意思是:丛林里的佛教寺院也可以参拜学习。这两句诗表现了王立之对王介之推的景仰之情。因为王立之非常钦佩王介之推的品德和才能,所以他希望王介之推能教给他一些看破世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