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簟置一榻,几杖置一筵。
扫空净如水,洗心学僧禅。
何必快哉风,襟怀自泠然。
是身岂无垢,要以道洗湔。
傥不念清凉,恐为烦暑缠。
虽居土囊口,内热如烹煎。
我自悟此理,三伏扇可捐。
定知与列子,相友以忘年。

王立之园亭七咏 其四 泠然斋

枕簟置一榻,几杖置一筵。
扫空净如水,洗心学僧禅。
何必快哉风,襟怀自泠然。
是身岂无垢,要以道洗湔。
傥不念清凉,恐为烦暑缠。
虽居土囊口,内热如烹煎。
我自悟此理,三伏扇可捐。
定知与列子,相友以忘年。

注释:

  1. 枕簟:枕头和席子,这里指睡觉用的床和垫子。
  2. 榻:一种矮桌或小几,用来放置物品的家具。
  3. 几杖:古时用来支撑身体的工具,这里指手杖。
  4. 尘:佛教用语,指烦恼。
  5. 僧禅:僧人修行的境界。
  6. 泠然:清澈透明的样子,这里形容心境如水一样清明纯净。
  7. 垢:污垢,这里指内心的烦恼。
  8. 以:因为。
  9. 倘:如果,假使。
  10. 三伏: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11. 列子:列子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列御寇的字号。
  12. 相友:相伴,互相陪伴。
  13. 忘年:忘记年岁,形容交情深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清凉宁静的环境中,通过自我修炼达到内心清净的状态,与佛家僧侣的境界相得益彰。诗中通过“枕簟”和“几杖”等物象,营造出一个静谧舒适的生活空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清凉世界。同时,通过“扫空净如水,洗心学僧禅”两句,表现了作者追求心灵净化和修行的决心。最后,通过与佛教高僧相提并论,表达了超越世俗、追求永恒安宁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境界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