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翳庭中草,琐细不可名。
风来徒自偃,雨过胡为青。
芟夷去根本,勿使复滋荣。
竟无补世事,区区何所生。

【注释】

  1. 翳翳:阴暗的样子。草:这里指草丛。琐细:细小、琐碎。不可名:无法用言语形容。
  2. 风来徒自偃:风吹过后,草丛只是随风倒下。徒:白白地。
  3. 雨过胡为青:雨后,草木颜色变绿。胡:何。为:成为。青:绿色。
  4. 芟夷:除去。去:去掉。根本:事物的主干或基础。
  5. 区区:微小、渺小。
  6. 补世:补救世人。世事:世间的事,世俗之事。
  7. 区区:微小、渺小的意思。生:生存、生活。
    【赏析】
    此诗描写了夏夜中草丛被风吹倒的景象。全诗以“草丛”为中心意象,通过对草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首句中的“草丛”,是作者观察自然、体察世事的切入点,通过草丛的细微变化,可以窥见世间万物的变迁与无常。
    第二句“风来徒自偃”,描绘出草丛在风中摇曳的景象,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风来时,草丛轻轻倒下,如同人的生命短暂而脆弱,一瞬即逝。
    第三句“雨过胡为青”,则揭示了草丛在雨后的生机勃勃。雨后阳光普照,万物复苏,草丛也重新焕发出绿色的生机,仿佛在告诉我们,生命总是充满希望和可能。然而,这种生机却似乎与现实相悖,暗示着世间的美好往往转瞬即逝。
    第四句“芟夷去根本,勿使复滋荣”,则是对草丛生命力的一种讽刺和批判。草丛虽然能够从风雨中恢复过来,但其根基却已经被破坏,再也无法像原来那样茂盛生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心不古的无奈之情。
    尾句“竟无补世事,区区何所生”,更是将诗人的人生感慨推向了高潮。他认为,自己的存在对于世事并没有实质性的贡献,反而是一种拖累和累赘。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体现了他对于人生意义的深深困惑和迷茫。
    整首诗以草丛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夏夜中草丛的变化过程,同时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它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又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复杂与矛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