姮娥驾望舒,馀光粲天步。
飞廉鼓清籁,萧萧响庭户。
身欲从之游,怅望不能去。
哦诗广九辩,庶几托风赋。

【注释】

《夏夜杂兴》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二十首,此为第九首。

“姮娥”:即嫦娥,传说中月亮上的女神。

“望舒”:神话传说中的月神名,这里指月亮。

“飞廉”:传说中的风神名,这里泛指风。

“萧萧”:象声词,形容风的声音。

“哦诗”:吟诵诗歌。

“九辩”:战国楚人宋玉的辞赋集,共九篇,故称“九辩”。

“风赋”:指屈原《离骚》中的“风骚”,后泛指文学。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夏夜乘凉时的所见所感。前四句写夏夜的景致,后四句抒写自己对月、对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用字精炼,意象鲜明,意境清幽,富有韵味。

“姮娥驾望舒,馀光粲天步。”嫦娥驾着明亮的月亮高高兴兴地走啊走,她那柔和的余辉洒满大地。“姮娥”是神话人物,月中女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月神的名字。“步”字暗含了月光如水流动的动态美。

“飞廉鼓清籁,萧萧响庭户。”风神“飞廉”吹动着清凉的箫声,萧萧然飘荡在庭院之中。“飞廉”是神话中风的神名;“清籁”是清亮的管乐,这里代指箫。“萧萧”,形容声音清脆悠扬。“响庭户”,“响”字写出了声音传播的范围,也写出了诗人听者的感受。“庭户”指的是门窗,是听觉感受的空间范围,也是诗人所处的空间位置。

“身欲从之游,怅望不能去。”“身欲”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强烈愿望,想要跟随月亮一起飘向远方。“游”字既表示自由自在的状态,又含有超脱尘世的意味。但诗人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实现这个愿望,只能“怅望不能去”地留在现实之中。“去”字写出了诗人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而产生惆怅之情。

“哦诗广九辩,庶几托风赋。”诗人吟诵着诗歌,希望能借助风的载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哦诗”即吟诵诗歌的意思,“广九辩”是指广泛地运用《诗经》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形式来写作。《九辩》是楚辞的一种体裁,屈原所作。“赋”在这里指的是一种文体,即后来的“赋诗”。诗人希望自己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希望这种情感能够通过诗歌的载体来传达给读者,达到一种情感共鸣的效果。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幽远,充满了浪漫的气息。诗人通过对夏夜的描绘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吟诵诗歌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