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倾动车马稠,都门晓送李冀州。
冀州绿发三十一,𧽼𧽼千骑居上头。
眼如坚冰腼河月,气劲倢鹘横清秋。
不为膏粱所汩没,直与忠义相沉浮。
干戈未定民力屈,此行正解天子忧。
男儿胜衣志四海,实耻坐得万户侯。
旆旌明灭朔野阔,笳鼓凄断边风愁。
孤云南飞莫回首,下有慈亲双泪眸。
自古忠孝不两立,功名及时乃可收。
众人刮目看能事,着鞭无为儒生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李冀州(名不详)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李冀州的赞美和鼓励。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一韵,押仄声韵。
诗句释义:
- 冠盖倾动车马稠,都门晓送李冀州。
- “冠盖”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子,这里形容官员众多,场面盛大,车马众多。“都门”指的是京城城门,“晓送”表示在天亮时就送行。
- 冀州绿发三十一,𧽼𧽼千骑居上头。
- “冀州”指李冀州,“绿发”是指年轻,意指他还很年轻。“𧽼𧽼”是形容人威武的样子,“千骑”指的是骑兵部队,“居上头”表示他的地位崇高。
- 眼如坚冰腼河月,气劲倢鹘横清秋。
- “眼如坚冰”形容目光坚定,像坚冰一样冷锐。“腼河月”是形容月光被遮挡的情景,可能暗指某种困境或挑战。“气劲倢鹘”形容气势磅礴,“横清秋”表示气势凌厉,如同秋天的清风一样。
- 不为膏粱所汩没,直与忠义相沉浮。
- “膏粱”是指美味的食物,“汩没”是淹没的意思。“忠义”是形容忠诚和正义。这句话意思是他不会被物质欲望所迷惑,而是坚守忠诚和正义。
- 干戈未定民力屈,此行正解天子忧。
- “干戈未定”是指战争还没有结束,“民力”是指人民的劳动力,“屈”是耗尽的意思。“此行正解天子忧”是说这次出行是为了解决国家的忧虑。
- 男儿胜衣志四海,实耻坐得万户侯。
- “胜衣”是指穿上了最好的衣服,“四海”是指天下,“实耻”是真感到羞耻。这句话的意思是男子汉应该有远大的志向,而不是满足于小利。
- 旆旌明灭朔野阔,笳鼓凄断边风愁。
- “旆旌”是指旗帜,“明灭”是形容旗帜在阳光下闪烁不定,“朔野”是北方的荒野。“笳鼓”是古代乐器,“凄断”是形容声音哀婉而断续,“边风愁”是说边境上的风让人感到忧愁。
- 孤云南飞莫回首,下有慈亲双泪眸。
- “孤云”是指孤零零的云,“南飞”是指向北飞翔。“莫回首”是不要回头看,“下有慈亲双泪眸”是说下面有亲人哭泣着看着他,眼中充满了泪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冀州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他的英勇、忠诚和智慧。他不畏困难,不贪名利,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豪情壮志,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李冀州的高度赞赏和对他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