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月如昼,晚来云暗天。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螟螣无遗种,流亡稍占田。
岁丰君不乐,钟磬几时编。

和田国博喜雪

赏析宋代诗人苏轼作品

  1. 诗句原文
    畴昔月如昼,晚来云暗天。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螟螣无遗种,流亡稍占田。
    岁丰君不乐,钟磬几时编。
  2. 翻译注释
  • 畴昔月如昼:过去的时候月亮像白天一样明亮。
  • 晚来云暗天:傍晚时分天空变得昏暗起来。
  • 玉花飞半夜:半夜时分有如玉般晶莹的花在空中飘落。
  • 翠浪舞明年:预示着明年将会有翠绿色的波浪。
  • 螟螣无遗种:蝗虫灾害没有遗漏的种子。
  • 流亡稍占田:流亡的民众开始占领了一些田地。
  1. 诗词创作背景
  • 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国家经济状况不佳。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轼的创作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1. 赏析
  • 此诗以“和田国博喜雪”为题,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通过对雪夜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雪夜的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期待。
  •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开豪放一派,与婉约两大家鼎足而立,成就最为卓著。其词现存340多首,是北宋词人的代表。
  • 《和田国博喜雪》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构思巧妙,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