蟆背似覆盂,蟆颐似偃月。
谓是月中蟆,开口吐月液。
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
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
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
禀受苦洁清,独与凡水隔。
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

【注释】

蟆背似覆盂:蛤蟆的背部像倒扣的盂,即蛤蟆的背面像盂一样。蟆:蛤蟆。

蟆颐似偃月:蛤蟆的口部像弯月。颐:口部,下巴。

谓是月中蟆:以为是天上的月亮。

开口吐月液:吐出月亮里的清冷水珠。

根源来甚远:源泉流得很长很远。

百尺苍崖裂:百尺高的山崖被裂开。苍:青色;形容高峻的山色,这里指山的颜色。

当时龙破山:当初有神龙打破山。

此水随龙出:这股清冽的水是从山中流出的。

禀受苦洁清:受的天公之德是清苦而纯洁的。禀:承受;受。

独与凡水隔:独自与凡水不同。

岂惟煮茶好:难道只有煮茶的味道最好吗?

酿酒应无敌:酿酒应该没有对手了!

【赏析】

《虾蟆背》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描写蛤蟆背上的水珠、瀑布和泉水,赞美了它们清洁纯净,不受污染的品质。

首句“蟆背似覆盂”以比喻的手法写出蛤蟆背上的形状,形象生动。接着写蛤蟆的嘴巴像弯曲的月牙,仿佛在吐出清冷的水珠。“根源来甚远”表明这股清冽的水源远流长,经过长时间的过滤,变得清澈透明。

第二句“百尺苍崖裂”,描绘了山崖的险峻和瀑布的壮观景象。“当时龙破山”则表现了神龙破壁而出的情景,进一步衬托出水的珍贵和稀有。

第三句“此水随龙出”更是强调了这股水的神奇之处,似乎它受到了龙的力量,变得更加纯净和清新。

最后一句“禀受苦洁清,独与凡水隔”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水品质的赞美之情,认为它经受住了大自然的洗礼,变得与众不同,与普通的水相去甚远。整首诗用词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对蛤蟆背上水珠、瀑布和泉水的描绘,赞颂了这些自然之物的纯洁和独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