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气入楚泽,原上草犹枯。
北风吹栗林,梅蕊飒已无。
我行亦何事,驱马无疾徐。
楚人信稀少,田亩任蓁芜。
空有道路人,扰扰不留车。
悲伤彼何懒,叹息此亦愚。
今我何为尔,岂亦愚者徒。
行行楚山晓,霜露满陂湖。

【注释】

  1. 浰阳:古地名,今属江西省。早发:早晨出发。
  2. 楚泽:指湖北地区。
  3. 原上草:大路上的草。
  4. 栗林:栗子树成林的地方。
  5. 梅蕊飒:指梅花初开时,花蕊飘落的样子。
  6. 驱马无疾徐:骑马不要快慢不均,以免惊扰了行人。
  7. 楚人信稀少:指当地居民生活贫困,往来客商很少。
  8. 田亩任蓁芜:田野里的庄稼长满了杂草。
  9. 空有道路人:指只有行人来往。
  10. 扰扰不留车:路上没有车辆通行。
  11. 悲伤彼何懒:感叹对方太懒散。
  12. 叹息此亦愚:也为自己的愚蠢而感到遗憾。
  13. 今我何为尔:为什么你这样懒惰。
  14. 岂亦愚者徒:难道我也只是个愚蠢的人吗?
  15. 行行楚山晓:一路上,楚山在黎明的薄雾中若隐若现。
  16. 霜露满陂湖:霜气和露水覆盖着湖面。

【译文】
春天的气息已经渗透到楚国的大地上,大路旁的野草依然枯黄。北风吹过栗树林,梅花初绽,但已经没有了花瓣。我出行又有什么目的呢,只是骑着马,不要走得太快或太慢。楚国的人生活得都很艰难,田野里的庄稼长满了杂草。只有道路上的行人来往不断,车子也不停留。我不禁感叹那些人太懒散,也为自己感到遗憾,因为我也是个愚蠢的人。现在我为什么要走这一趟呢?难道我也是愚蠢的人吗?我一路行走在楚山之中,只见黎明时分,薄雾笼罩下的楚山若隐若现;湖面上,霜气和露水交织在一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行见闻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楚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当地人勤劳与懒惰态度的观察与思考。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与思辨性。

首联“春气入楚泽,原上草犹枯。”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已经深入楚国的土地,但大路旁的野草仍然枯黄,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

颔联“北风吹栗林,梅蕊飒已无。”描述了北方的寒风吹动下,栗子林中的梅花开始凋谢,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颈联“我行亦何事,驱马无疾徐。”表达了诗人出行的目的并非为了赶路,而是要以适当的速度行进,以免惊扰了行人。

尾联“楚人信稀少,田亩任蓁芜。”指出了楚国地区的贫穷,人们之间的交流稀少,田野里的庄稼杂草丛生。

整首诗通过对比楚地的自然风光与人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思考。诗人不仅关注自然景色的变化,更通过这些变化反映出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个人的生活状态。这种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文关怀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