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枕沧溟上,门长掩寂寥。
定回花漏断,讲彻兽烟消。
入槛泉声细,当轩岳色遥。
何时会重席,南望路迢迢。
诗句解释
1 “寺枕沧溟上”:寺庙位于浩瀚的大海之上,形容其位置之高。
- “门长掩寂寥”:寺庙的门长时间关闭,显得格外寂静、冷清。
- “定回花漏断”:佛教中的一种计时工具,用于计算禅修或诵经的时间,这里用来表示时间已经到了晚上,花漏(一种滴水的计时器)也停止滴水了。
- “讲彻兽烟消”:讲述佛法时,香烟消散,象征着佛法的深邃和宁静。
- “入槛泉声细”:泉水潺潺,声音细腻悦耳。
- “当轩岳色遥”:站在门廊下,远眺山峰,颜色遥远而清晰。
- “何时会重席,南望路迢迢”:不知何时能再次团聚,只能远望着南方的道路,路途遥远且漫长。
译文
在海天一色的地方建有寺庙,它的位置极高。
寺庙的门总是紧闭,四周一片寂静。
定回时花漏已停,讲述法时香烟散尽。
踏进门槛,听到泉水细碎的声响,
望向门廊下的山峦,色彩遥远而分明。
不知何时才能再聚首,只能望着远方的路,
道路遥远且漫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清净修行的寺庙景象,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赞美和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沧溟、寂寥、花漏、兽烟等,既营造了宁静祥和的氛围,又展现了寺庙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情和相聚的渴望,以及对远方路途的无奈和思念,使整首诗充满了情感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