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亦无心,无心复何舍。
要真尽属真,要假全归假。
平地上行船,虚空里走马。
九年面壁人,有口还如哑。
偈其三
无法亦无心,无心复何舍。
要真尽属真,要假全归假。
平地上行船,虚空里走马。
九年面壁人,有口还如哑。
注释:
- 无法亦无心:意指无法(即无为)也是无心(即无执)。无法是道家的一种修行方式,即通过无为来达到无我的境界。无心则是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即通过无心来超越自我,达到佛性的境界。
- 要真尽属真:意指真正的真实是无法被完全把握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逐渐接近它。这里的“真”指的是佛教中的“真谛”,即真理、佛性等抽象的概念。
- 要假全归假:意指虚假的一切都是虚假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逐渐摆脱虚假的影响。这里的“假”指的是佛教中的“幻相”,即世俗的、虚假的现象。
- 平地上行船,虚空里走马:意指无论是在平地上还是在虚空中,都需要有目标和方向,否则就无法前进。这里的“行船”和“走马”都是比喻,分别代表行动和思维。
- 九年面壁人:意指一个人花了九年时间去面壁修行,期间没有言语,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里的“面壁”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行方式,即面墙而坐,通过观照自己的内心来达到悟道的目的。
- 有口还如哑:意指虽然有嘴巴,但是无法发声,无法说话。这里的“哑”是比喻,表示沉默、无言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诗,通过对“无法”、“无心”、“真”、“假”、“行船”、“走马”、“九年面壁人”等关键词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和悟道的理解。整首诗通过比喻、意象等手法,将修行的过程描绘得生动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修行的艰辛与乐趣。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