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州担板汉,从来见一边。
浅深三尺水,上下两重天。

【注释】

颂古三首:这里指咏物诗。颂,即“歌”,咏物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就是以物为题材的抒情诗。三首,指这首诗是第三首。睦州:今安徽绩溪县,在徽州府东南。担板汉:相传东汉时,庐江郡(治今安徽巢县)人张劭,字元伯,曾担着木板去卖药,因而得名。后来成为民间代称贫苦人民的代名词,也用来借称劳动人民。见一边:形容地位卑微。浅深三尺水:泛指水。古代一尺约合当今二尺。两重天:形容差别很大。

【赏析】

这首咏物诗是写睦州担板汉。张劭为人正直,不慕荣利,生活清贫,常担着木板到街上叫卖草药膏,被人称为“担板汉”。诗人通过描写这一贫民形象,来歌颂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全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语言质朴,风格平易自然。

诗人先从“贫贱”的角度入手,用“从来见一边”来表现其贫贱之极。“见一边”,既表现出其地位卑下,又表现出其生活困苦,更表现出其精神高尚。中间两句,诗人用“浅深三尺水”来形容其贫贱,“上下两重天”,则形容其生活状况与上层阶级相差悬殊。这两句中,“浅”“深”对举,“上”“下”对举,不仅写出了水的深浅、高低,更写出了贫民生活的艰难困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深同情。最后两句,诗人又用“见一边”来总结前面的诗句,同时用“颂古三首”来表明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语言质朴,风格平易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