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升堂击法鼓。
蔟蔟齐上来,一一面相睹。
秋色满虚庭,秋风动寰宇。
更问祖师禅,雪峰到投子。

【译文】

一二三四五,升堂击法鼓。

蔟蔟齐上来,一一面相睹。

秋色满虚庭,秋风动寰宇。

更问祖师禅,雪峰到投子。

【注释】

偈:佛教语,指唱诵佛经、讲说佛法的文辞或韵语,是佛教徒念诵时所唱诵的文字。

一二三四五:泛指数字,表示顺序。

升堂:升堂入室,比喻进入高层次的境界。

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蔟蔟:众多、繁盛的样子。

面:同“前”,前面。

秋色:秋天的景色。

虚庭:空阔的庭院。

秋风:秋风,即秋风吹过的意思。

动:摇动。

祖师:佛教中的导师、高僧,也指禅宗大师。

禅:梵文音译的意译词,指佛教哲学思想。

雪峰:禅宗五祖之一,名灵祐。

投子国:古国名,在今四川雅安一带。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秋景及禅宗的诗。全诗共七句,每句七个字,四句为一组,每组的第一、二两句为对仗句子,第三句与第四句则各自独立成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第一句“一二三四五”用五个数词开头,以“五”结尾,构成一种节奏感强烈的韵律;第二句“升堂击法鼓”则是以动词开头,并以“堂”作为结束语,形成了另一种韵律。这种对仗手法使得整首诗的音调起伏有致,朗朗上口。

接下来的四句诗中,诗人将重点放在了对秋天景物的描写上。从“蔟蔟齐上来,一一面相睹”开始,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秋景图。而“秋色满虚庭”,又点出了秋天的气息无处不在。紧接着,“秋风动寰宇”一句,诗人又将视角转向了大自然。他不仅写出了秋风的力量之大,而且还将这种力量扩展到了整个宇宙之中。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也展示了他的博学多才。

最后两句“更问祖师禅,雪峰到投子”,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禅宗的世界。在这里,诗人通过对祖师和雪峰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禅宗的敬仰之情。而“雪峰到投子”一句更是巧妙地嵌入了诗句之中,让人不禁联想到了禅宗的传法活动以及历代高僧的身影。

此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对仗手法,成功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秋天景象,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佛教禅宗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