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法令没周遮,一片虚凝绝点瑕。
槌下不开诸圣眼,几多骐骥困盐车。
【注释】颂古:即《咏史诗》。
“法王”指佛教,周遮是佛家语。
“虚凝绝点瑕”指佛教的教理教义被否定了。
“槌下”指敲诈勒索。这里用打盐车的典,比喻官吏对百姓进行敲诈勒索。
诸圣眼:众圣人的眼睛。
“骐骥”指骏马,喻贤才。这里指被压制、摧残的贤才。
“困盐车”指被迫害、折磨。
【赏析】本诗是诗人在元和十年(815)写的,当时宪宗皇帝即位已经五年,藩镇割据的局面依然存在,而朝廷内部的斗争也十分激烈。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写的,借咏史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诗一开始,诗人就指出:“法王法令没周遮。”意思是说:佛家的法王和法令被取消了。接着就说:“一片虚凝绝点瑕。”就是说:佛教的教义和教理也被否定了。这两句诗表明,当时佛教已受到严重的打击,其教义也遭到了否定。
第二句诗“槌下不开诸圣眼”,意思是说:那些圣贤之人,面对这种打击,都闭起了眼睛。这是说他们无法忍受这种打击,只能闭上眼睛,不去理会。
第三句诗“几多骐骥困盐车”,意思是说:这些贤能之士,像那些被关在盐车里的骏马一样,都被困住了,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是说这些贤能之士都被迫害得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最后一句诗“几多骐骥困盐车”,意思是说:这些贤能之士,就像那些被关在盐车里的骏马一样,都被困住了,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是说这些贤能之士都被迫害得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描绘和现实生活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愤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