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子体无二,拈花应笑时。
然灯从此焰,不断至今辉。

【注释】:

赞三十六祖颂其一:师子体,佛教语,指菩萨的身相。无二,即不生不灭,即空即假。拈花,禅宗公案,六祖慧能以一花示众,五祖弘忍以为未悟,六祖遂于座间说“吾向伊上座时,见伊磨砖作镜子,未曾有人问着。伊将砖与吾说:‘磨砖既成镜,与汝为体性。’吾今问汝,何事磨砖?岂得名为证果?”此是“拈花微笑”故事。然灯,佛经中燃灯佛的故事。焰,火焰。辉,光辉。本诗是赞美禅宗三十六祖之一的六祖达摩的诗。

【赏析】:

首句“师子体无二”:以狮子喻人,意在言外,表达了达摩禅师“不生不灭,即空即假”的佛理。“无二”,就是“不生不灭”,也就是“即空即假”。这里用“师子”二字作为“无二”的形象化比喻,使抽象的佛理形象化、具体化了。

次句“拈花应笑时”:这是写达摩和尚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故事。据说,当时众弟子不解其意,唯有二祖神光领悟了其中深旨,于是从五祖弘忍那里继承衣钵。后来,六祖惠能也因“见伊磨砖作镜子,未曾有人问着”而大悟。

三、四句“然灯从此焰,不断至今辉”: “燃灯”指的是燃灯佛。燃灯佛是印度神话中的光明之神。据《维摩经》记载:“尔时如来所现之形,犹如燃灯,普照十方。”意思是说燃灯佛以他的智慧之光普照众生。“然灯”,点燃灯火的意思。“焰”,火苗。“不断”,永远持续不断。这两句的意思是:燃灯佛的光焰从此点燃了佛法的光芒,它永远地燃烧着,照亮了整个宇宙。

诗人赞颂的是那位伟大的佛陀——达摩大师。这首诗以“师子体”喻“无二”,以“拈花时”显“笑”,以“燃灯”明“光”,以“辉映”喻“法”。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伟大佛陀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