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劫尘沙积窦岩,十方诸佛共同参。
多宝闻经亲涌现,故非柏梓与松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干石的《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其二十四》。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和赏析:
历劫尘沙积窦岩:这句话意味着经历了无尽的岁月,如同灰尘和沙子一样积累在岩石上。这里的“历劫”指的是时间的长河中经历无数的变迁和磨难。“尘沙积窦岩”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就像尘土和沙粒堆积在岩石上,显得既古老又沉重。
十方诸佛共同参:这句话表达了佛教中的众生平等观念,即无论身处何处,无论身份如何,所有人都可以与佛陀共同修行,共同参悟佛法。这里的“十方”指的是四面八方,包括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而“诸佛”则泛指所有的佛陀,即所有修行成佛的人。
多宝闻经亲涌现: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听闻佛法,人们的内心得到了净化和提升。多宝是指佛教的众多宝藏之一,代表着佛法的智慧和慈悲。“闻经亲涌现”则意味着通过学习和领悟佛法,人们的内心逐渐明朗起来,如同珍宝一样显现出来。
故非柏梓与松杉:这句话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强调佛法的伟大和崇高。它并不是简单的柏树或松树,而是具有深远智慧和力量的存在。柏树和松树都是常见的植物,代表着坚韧和长寿。但在这里,它们被用来比喻佛法,强调它的超越性和永恒性。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长河的描绘、对众生平等的强调以及对佛法智慧的赞美,展现了干石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同时,也传达了一个信息: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学习佛法来净化心灵,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