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御无他念,万行俱无欠。
只是老婆心,三乘分顿渐。
【注】金刚:佛教语。谓如来之身,坚不可摧,故以金刚喻之。
无尽颂:即《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中“应无所应”之义。
其一:此指《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化无所化分:此为大乘佛教中观派的教义之一。意谓一切法皆无自性,空而无实,故名“化”。又此句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因烦恼障故不能显现,须以般若智慧破除烦恼,方能证得佛果。
调御:犹言修行。
万行俱无欠;谓众生于一切行,皆应平等看待,不应有所偏嗜、偏爱。
只是老婆心;意谓一切众生皆应以慈悲心、平等心对待。
三乘:指声闻(出世)、菩萨与辟支佛三种修持次第。顿:指一悟一切皆空之理而速疾成佛。
分:指渐修而成佛之道。
【赏析】
此偈是大乘佛教中观派教理,即一切法皆是空性的教理。它强调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只要众生消除妄想执着,即可直见本性。同时,此偈也强调了一切众生皆应平等待人,不应有好恶之偏见。这种思想对于促进人们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他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消除妄想执着,便可直见本性,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此外,他还强调了一切众生皆应平等待人,不应有好恶之偏见,这也是一种道德观念。这些观点在当时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