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泼水相公来,最好三门八字开。
祇恐玉堂便归去,未容莲社久追陪。
【注释】
①颂古:即咏史诗。咏史,以古事为题材的诗歌。
②扫地泼水相公来:指诗人来到京城后,被宰相召请去打扫庭院并泼洒清水。
③最好三门八字开:指宰相家的门额上写着“三门”二字,门前有石狮子一对,门口有对联一副,院内又有亭台楼阁等等,非常气派。
④祇恐玉堂便归去:意思是说,恐怕不久就要离开朝廷而归隐了。
⑤未容莲社久追陪:莲社是唐代文人聚会的地方,杜甫曾写诗云:“莲社吾将客,芙蓉君可亲。”此句言自己没有资格参加莲社的活动,只能在门外远远地观看而已。
【赏析】
《颂古》是一首咏史之作。首句“扫地泼水相公来”,写的是诗人初到京城时,宰相召他前去扫地的情景。“扫庭”本是小事,但宰相却亲自过问,这在封建时代是十分罕见的。诗人在这里表现出对这位宰相的崇敬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第二句“最好三门八字开”,写的是宰相府第的门额。“三门”是指大门、二门、小门;“八字”是指大红门上的横额,上面刻着“三门八宝”。第三句“祇恐玉堂便归去”,说的也是宰相府第。“玉堂”原指帝王之居,这里代指宰相。“归去”表示诗人担心自己不久就会离开朝廷而回到家乡去。最后一句“未容莲社久追陪”,说的是自己在莲社中的地位不高,不能与同僚们一起讨论问题。“莲社”是唐代文人集会的地方,杜甫曾写诗云:“莲社吾将客,芙蓉君可亲。”“久追陪”则表示诗人只能远观而不可近处参与。这首诗通过对宰相府第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封建官场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