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得须弥第一槌,铜头铁额岂容伊。
盐梅舟楫并霖雨,不是斯人更是谁。

在宋代,诗僧释心月创作了一组偈颂《颂古三首》,其中第二首的原文如下:

拈得须弥第一槌,    
铜头铁额岂容伊。    
盐梅舟楫并霖雨,    
不是斯人更是谁。    

我将为您解释这首诗的每个字词以及整首诗的含义。

  1. “拈得须弥第一槌”:这句话中的“须弥”指的是佛教中的一座大山,象征着巨大的力量和坚固。而“第一槌”则是指敲下的第一击,表示一种起始或者重要的开始。这里可能是在描述某种伟大事物的开始或者某个重要时刻的到来。

  2. “铜头铁额岂容伊”:这里的“铜头铁额”是一种形容非常坚固和强大的词语,暗示着某种事物或人物具有极高的价值和重要性。而“岂容伊”则是说这种强大到无法被容忍或超越的程度。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对某个强大存在的认可和尊重。

  3. “盐梅舟楫并霖雨”:这句话中的“盐梅”可能指的是一种调味品,而“舟楫”则是指船只。在这里,它们都被用来象征某种恩惠或利益,与“霖雨”一起出现,霖雨通常指的是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这组词语组合在一起,可能是在描述某种恩泽或利益同时惠及众人的景象。

  4. “不是斯人更谁”:这里的“斯人”指的是特定的人,而“更谁”则是一个反问句。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这个人,还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是一个强调和赞美的表达,意味着此人的能力或贡献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一种对卓越才能或贡献的赞赏和敬仰之情。它不仅仅是对某人成就的简单描述,更是对其独特价值和地位的肯定。通过这种方式,诗歌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鼓励人们去追求卓越,去创造和享受美好的事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