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佛处,不得住,陕府铁牛双角露。
无佛处,急走过,南海波斯鼻孔大。
三千里外摘杨花,种豆由来生稻麻。
【注释】
陕府:古地名,今陕西凤翔。铁牛:古代的农具。双角露:指在田野里犁地,露出两只锋利的大角。
无佛处:没有佛的地方。急走过:赶紧走过去。
南海:中国南方的大海。波斯:即波斯人,这里泛指外国人。鼻孔大:形容鼻子很大,比喻外国人多。
三千里外:指从陕西到广东的距离。摘杨花:摘杨树的嫩芽或杨梅,杨花即杨梅花。种豆:播种豆类。由来:自古以来。生稻麻:生长出稻谷和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偈颂是佛教中的一种唱诵方式,通常用于念经说法时,以韵文形式表达佛理教义。这种唱诵形式在唐代很盛行,很多高僧都擅长此道。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游历途中,看到寺庙里的僧人念诵偈颂时,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用以表达自己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首句“有佛处,不得住”,意为在有佛存在的地方,我们不应该停留。这是佛教中的一种戒律,告诫人们不要贪恋名利、欲望等世俗事物,要心无挂碍,一心向佛。
次句“无佛处,急走过”,意为在没有佛存在的地方,我们要赶紧走过去。这是佛教中的另一种戒律,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某种事物,要随缘而行,顺应自然。
第三句“三千里外摘杨花”,意为在远离家乡三千里的地方,我们可以摘取杨树的嫩芽或杨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摘”字,既是字面意思,又是隐喻之意,暗指人们在修行过程中,要像摘取果实一样,用心去感受佛法的真谛。
尾句“种豆由来生稻麻”,意为播种豆子,就可以生长出稻谷和麻。这里的“种豆”一词,既可以理解为播种,也可以理解为种植的意思,寓意着人们通过修行,可以培养自己的德行,进而收获福报。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又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