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坐,庾岭行,书偈传衣成战争。
庾岭行,少林坐,得髓安心成话堕。
两家公案未曾圆,后代儿孙作殃祸。
这殃祸,可煞大,天下衲僧透不过。
这首诗的翻译是:
在少林寺里坐着,去庾岭上行走,书写偈语以传衣钵,这就像是一场战争。
在庾岭上行,在少林寺里坐,得到精髓后安心下来,这就成为了话堕。
两家公案还没有圆,后代子孙就遭受祸害。
那灾祸真是大,天下所有的和尚都无法逃脱。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述禅宗公案中的场景,讽刺了那些追求禅宗境界的人们的行为和结果。
第一句“少林坐,庾岭行,书偈传衣成战争”,描绘了禅宗公案中的两个场景。一个是在少林寺里静坐冥想,另一个是在庾岭上行走,这两个场景都是禅宗修行的方式。然后,用“书偈传衣”来形容这种修行的过程,就好像是一场战争一样激烈。这里的“书偈”是指禅师们书写的偈语,而“传衣”则是指将这种修行的方式传授给其他人。最后一句“这殃祸,可煞大,天下衲僧透不过”,则是对那些追求禅宗境界的人的一种讽刺。他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但实际上内心却充满了冲突和挣扎,这种状态就像是被灾难所笼罩一样沉重。
第二句“两家公案未曾圆,后代子孙作殃祸”。这句话则是在批评那些追求禅宗境界的人们的行为和结果。他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完美,但实际上却有很多的问题和困扰。这些问题就像是灾难一样,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和困扰。最后一句“这灾祸,可煞大,天下衲僧透不过”,则是对那些追求禅宗境界的人的进一步讽刺。他们的行为和结果就像是一种灾难,会让天下所有的和尚都无法逃脱。这是一种强烈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修行方式的不满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