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源非有等差心,物性陶溶逐浅深。
昏惑道中瞻月角,辨才门里听潮音。
彩云轻罩山辉玉,花雨斜飞地涌金。
终拟龙绡图画看,供承香火老东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觉源非有等差心,物性陶融逐浅深。
- “觉源”指的是佛教中的觉知之源,即觉悟之源头,”非有等差心”表示没有分别心,即没有好坏、善恶之分。
- “物性陶融”是指万物的本性被陶冶融合,”逐浅深”则意味着随着深浅而变化。
- 昏惑道中瞻月角,辨才门里听潮音。
- “昏惑”指的是迷茫困惑,”道中瞻月角”形容在迷茫中看到月亮的形状。
- “辨才门”可能指的是辨别才能的地方或者门户,”听潮音”则形容聆听海浪的声音。
- 彩云轻罩山辉玉,花雨斜飞地涌金。
- “彩云”指的是彩色的云彩,”轻罩山辉玉”形容彩云轻轻地覆盖着山,使得山如同白玉一样闪耀。
- “花雨”指的是像花一样的雨,”斜飞地涌金”形容雨滴斜斜落下,像是大地涌出了金色的水流。
- 终拟龙绡图画看,供承香火老东林。
- “龙绡”是一种丝织品,常用来形容精美的布料或丝绸,”图画看”则形容想要欣赏这幅画。
- “供承香火”可能指的是供奉神灵和香烟的场所,”老东林”可能指的是古老的树林或者寺庙。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大自然的美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景色如彩云、明月、山、水、花雨等,都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诗中的”无分别心”、”物性陶融”等哲学思想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宇宙和自然的独特理解。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哲理,是一首充满韵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