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虚空乾剥剥,日明大地黑漫漫。
个中开得金刚眼,生死何尝有异端。
须弥山,大海水,衲僧顶上波涛起。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自然界的景象,雨打虚空、日明大地。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死观念的独特理解。他认为生命和死亡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宇宙中的常态。同时,他也强调了禅宗修行的重要性,即通过开悟来超越生死的界限。
译文:雨打虚空,声音干枯剥落;日光照耀大地,却显得黑暗无边。在这生死轮回的世界中,唯有一颗金刚般坚定的心,才能洞察生死的本质,认识到它们并无本质区别。须弥山,那高耸入云的神山;大海水,那广阔无垠的海洋;在衲僧(禅宗僧侣)的头顶上,波涛翻滚,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眼前展开。
注释:偈颂三十八首 其二十
- 雨打虚空乾剥剥:描述雨水击打在空旷的地方发出的声音,如同被干燥后剥落的皮毛一般。
- 日明大地黑漫漫:形容太阳光照亮大地时,大地显得一片黑暗,可能是因为雨水过多的原因。
- 个中开得金刚眼:指那些能够领悟佛法的人,他们的内心就像金刚石一样坚硬,能够洞察世间的真相。
- 生死何尝有异端:认为生死并不是不同的东西,而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没有本质的区别。
- 须弥山,大海水,衲僧顶上波涛起:须弥山指的是佛教中的一座神山,大海水则是指广阔的海洋。在衲僧(禅宗僧侣)的头顶上,波涛翻滚,象征着他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扰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