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云见处桃花开,天童见处桃花落。
桃花开,春风催。
桃花落,春风恶。
春风恶,桃花跃浪生头角。
灵云见处桃花开,天童见处桃花落。
桃花开,春风催。
桃花落,春风恶。
春风恶,桃花跃浪生头角。
注释:
- 灵云:比喻修行者的境界或状态,也指佛祖的法身显现。
- 天童:指佛教中具有极高智慧和德行的高僧。
- 桃花开:形容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
- 春风催:形容春风的力量,推动万物生长。
- 桃花落:形容春天的结束,万物凋零。
- 春风恶:形容春天的恶劣天气,有时也会用来形容人的坏脾气。
- 桃花跃浪生头角:形容桃花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波浪中跳跃,生出头角。这里的“头角”指的是桃花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变化。首句“灵云见处桃花开”,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灵云(佛祖的法身)出现在某个地方,那里的桃花盛开的景象。次句“天童见处桃花落”,则描绘了天童(高僧)出现的地方,桃花凋零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春花的短暂和无常。
第三、四句“桃花开,春风催。桃花落,春风恶。”则是描述春天的变化。桃花开的时候,春风催促着万物生长;而桃花落的时候,春风却变得恶劣,仿佛有意要破坏一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一句“春风恶,桃花跃浪生头角。”是全诗的高潮。这里用“恶”字来形容春风,既表达了春天的不稳定和易变,又赋予了春风以生命和力量,使得桃花在春天的风雨中摇曳生姿,仿佛有了头角。这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的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