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弄得烂银蹄,耕破劫空田地开。
不带泥痕今古路,牧童疏笛入云来。
注释:金牛(指太阳)把银蹄弄脏,耕破劫空田地开。
不带泥痕今古路,牧童疏笛入云来。
白话译文:太阳用它的金蹄子把地面弄得肮脏不堪,犁破了劫空的土地,开辟出新的田地。
如今的道路不再有泥迹,牧童吹着竹笛,悠然自得地走在云端之上。
金牛弄得烂银蹄,耕破劫空田地开。
不带泥痕今古路,牧童疏笛入云来。
注释:金牛(指太阳)把银蹄弄脏,耕破劫空田地开。
不带泥痕今古路,牧童疏笛入云来。
白话译文:太阳用它的金蹄子把地面弄得肮脏不堪,犁破了劫空的土地,开辟出新的田地。
如今的道路不再有泥迹,牧童吹着竹笛,悠然自得地走在云端之上。
【注释】: 突出娑婆世界,一枚真个村头。 突出(指显露)娑婆世界,就像一颗真实的村头。 突出:显露。娑婆世界:佛教语,指世间尘世。 一枚:指一粒米。 行脚都无用处,推倒只好做牛。 行脚:佛教用语,指修行人到处参访。 都无用处:没有用处。推倒:推翻。只好做牛:只好像牛一样任劳任苦。 钉双角,插条尾,绿杨芳草春风里。 钉双角,插条尾:用木棍或竹枝把牛的四肢绑好,防止其逃跑,也象征牛的束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拾得寒山,老虎丰干。 - 释义: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和尚或者修行者的名字。寒山是唐代僧人寒山子,与拾得并称为“拾得寒山”。老虎丰干可能是指另一个僧人或修行者的名字。 - 注释:这里没有直接提到“老虎”,但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测这可能是为了押韵而使用的隐晦手法。 - 赏析:这两句可能是对某个人物的描述
南山律师 赞 优波离后身,韦将军捧足。 布衣真童男,瓦钵天厨食。 咦,历劫戒光秋月明,南山静照烟霜色。 注释:这里的“南山律师”是指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神秀,他的字叫做惠能,因为曾在黄梅寺当过律师,所以被尊称为“南山律师”。 译文: 优波离后身,韦将军捧足。 布衣真童男,瓦钵天厨食。 咦,历劫戒光秋月明,南山静照烟霜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
乌龟壳空索索,打一钻响剥剥。 乌龟壳:指乌龟的甲壳。 也是张拳吓野狐:意思是说乌龟在甲壳上画上花鸟虫鱼之类的图案来吓唬狐狸。张拳:画上花鸟等图案。 描邈出来增丑恶:意思是说画了以后显得丑陋恶劣。描邈:画。 虽然三十年后:意思是说这些画过了三十年之后仍然如此。 只管有人卜度:意思是说不管有多少人去占卜它,结果都是一样的。 【注释】 ①“乌龟”句:写龟甲的花纹。 ②“也是”句:谓龟甲上的花鸟图案
【注释】: 靠个布袋瞌睡,平地突出毒刺。 ——靠着一个布袋(装药),在地面上就扎出许多的针来,使人难以逃脱。 有人一踼踼翻,天下脚跟出气。 ——人们一跺脚,天下人都会感到不安(感到震动)。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想象。 首句“靠个布袋瞌睡,平地突出毒刺”,描绘了一种以毒攻毒、以弱克强的局面。在这里
注释: 心尘脱落开岩洞,自性圆通俨绀容。 这里的“心尘脱落开岩洞”是指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就像从岩石中开辟出一条道路一样,能够自由自在地行走。而“自性圆通俨绀容”则是形容修行者内心的清净和圆满,就像绀色的面容一样。 天子敬龙之恭,不以为喜安然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对龙的尊敬并不是出于喜悦,而是因为他明白龙的真正价值。这里的“龙”指的是佛教中的护法神
【注释】 偈颂:佛经中的赞颂。十六首之一。 曾生:生长。 无相田:指没有相貌的田地,即佛性田地。 异苗繁茂:指不同的种子繁茂生长。 试机先:比喻有先见之明,能预知未来。 庄严劫:佛教语,指久远的时间。 借他力:借助外力。 双树荫凉:比喻佛法和世间法相辅相成。 自然:自然地,自然而然。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颂扬佛法的诗,诗人通过赞美佛法的智慧和慈悲,表达了对佛法深深的敬仰之情。
注释: 1. 松风:指松涛声。 2. 侧耳听:仔细倾听。 3. 扪腹而笑:用手摸着肚子笑。 4. 贼精贼精:非常狡猾、奸诈。 5. 咦:感叹词,表示惊讶。 6. 千古万古:从古到今,永远。 7. 得人憎:受到众人的厌恶。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某种行为的厌恶和不满。诗中以松风为引子,引出主题。"侧耳听"和"扪腹而笑"两个动作,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意味
【注释】 圆觉:佛教用语,指对佛的真实认识。业识幢:即业识(因识)之幢幡。比喻人的行为善恶如旗幢,可招来福祸。猪狗汉:形容人无耻、卑劣。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讽刺诗,揭露了那些无耻之徒,他们口蜜腹剑,表面上讲仁义道德,实则阴险狡诈。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七个字,押韵工整。作者在诗中用“一队猪狗汉”和“只管要说傍人罪过”,形象地写出了这些人的卑鄙无耻。最后四句
如何是四棱蹈地,入三摩存分别智。 这是一首佛教偈颂,其中“四棱蹈地”指的可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法身像,而“入三摩”则指的是修行者通过禅定达到的一种状态。这里的“分别智”是指对于事物本质的洞察和理解。 译文: 如何是四棱蹈地,入三摩存分别智? 释义: 如何是四棱蹈地,进入三摩耶的状态,存留分别智? 注释: 1. 四棱蹈地:四棱,指佛像的四个侧面;蹈地,形容佛像的庄严神圣,如同踩在大地之上。 2.
【释义】: 是不是江光铺练,非不是非花岳叠锦。 举竟合成什么边事,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赏析】: “江光”指水,“花岳”指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江水如镜,山上的花草如锦绣般地点缀着,但这一切又都是虚幻的东西,哪里能找到心灵的寄托呢? “举竟”即到底,“边事”指战争、争斗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最后究竟会演变成什么边事呢? “三界”指佛教中的欲界、色界、无想界,是佛教对世界和人生的一种划分
【注释】偈颂十六首:是佛家的一种诗体,以韵语的形式来表达佛家的思想。 其二:是第十六首的第二句。 恁么也恁么:你这么说话。恁么,这里指“这样”。 说似曾不中:这样说似乎是不对的。似,好像。 黄头并碧眼:黄色头发、蓝色眼睛,这是印度人的相貌特征。 消息子难通:信息无法传达。消息,消息,即信息,这里指佛教的教义。 赏析:这首诗用比喻的手法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偈颂十六首 其一 灵灵而时时昧,不得月随流水。 历历而处处混,不得雨逐行云。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月亮和雨水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人用“灵灵而时时昧”来形容月亮的光芒,虽然明亮但时而模糊不清。这里的“灵灵”形容的是月光的闪烁和灵动,而“时时昧”则表达了月亮的不持久和易逝。这种景象让人不禁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深远。 “历历而处处混”
善行者不移双足 善入者不动双扉。 清秋夜冷波心月,谁问安禅友亦稀。 注释: - 译文: 善于行走的人不会改变双脚的方向,善于进入的人不会动摇两扇门。 在清秋的夜晚,月光清凉,波心映照着月亮,谁能问我是否在修行?我的朋友也很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行走和进内的场景,表达了对修行的理解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注释:不需要劳烦去澄清九鼎中的美酒,让百花重新绽放光彩。木鸡在前方的树上报晓,明月磨洗着萝叶上的镜面。 赏析:本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不劳澄九鼎,流动百花新"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无需劳烦就能看到百花盛开的美景。次句"木鸡前树报,月磨萝镜轮"则通过木鸡和萝叶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如水洗刷着萝叶,如同镜面般明亮
注释: 1. 一花开五家宗要:指佛教中的“一花五叶”之说,即一朵花可以象征五种不同的教义和思想。 2. 一叶缀九室诀机:指佛教中的“一叶九门”之说,即一片叶子上有九个孔洞,分别代表九种不同的宗教或信仰。 3. 朝朝暮暮只斯是:意思是每一天、每一时刻,都在这个境界中生活。 4. 何用琼林觅玉枝:意思是没有必要在华丽的宫殿中寻找真正的爱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美好的爱情就在身边。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