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是四棱蹈地,入三摩存分别智。
若是有事而不通,知未知伊彼元气。
如何是四棱蹈地,入三摩存分别智。
这是一首佛教偈颂,其中“四棱蹈地”指的可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法身像,而“入三摩”则指的是修行者通过禅定达到的一种状态。这里的“分别智”是指对于事物本质的洞察和理解。
译文:
如何是四棱蹈地,入三摩存分别智?
释义:
如何是四棱蹈地,进入三摩耶的状态,存留分别智?
注释:
- 四棱蹈地:四棱,指佛像的四个侧面;蹈地,形容佛像的庄严神圣,如同踩在大地之上。
- 入三摩耶:三摩耶,意为“三昧”,是一种修行的状态,即心无杂念、专注一境的境界。
- 分别智:指对事物本质有深刻理解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探讨了佛教中的“分别智”。首先,诗中提到的“四棱蹈地”和“入三摩”都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前者代表佛教的信仰对象——佛祖释迦牟尼,后者则是修行者追求的目标——进入一种禅定的状态,即“三昧”。
诗中提到的“分别智”,是佛教中对于智慧的一种分类,它强调的是对于事物本质的洞察和理解,而非表面的认识或偏见。这种智慧可以帮助修行者超越世俗的纷争和烦恼,达到真正的解脱和觉悟。
诗中提到的“若是有事而不通”,意味着如果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障碍,不能通达内心的真实境界,那么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佛法的内涵和意义。这也是一种警示,提醒修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要不断克服困难,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提升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