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镇长行,孰人知此情。
竹风轻有韵,岩溜细无声。
岌岌三山秀,依依片月明。
门前枯树子,孤鹤梦难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山居五首·其四》。全诗如下:
兀坐镇长行,孰人知此情。
竹风轻有韵,岩溜细无声。
岌岌三山秀,依依片月明。
门前枯树子,孤鹤梦难成。
注释:
- 兀坐(wù zhuó):独自坐着。
- 镇长行:长时间地坐着。
- 孰(shú)人知此情:谁能够理解我这种深情呢?孰,哪个。
- 竹风轻有韵:竹子的风声轻轻吹来,有着节奏和韵律。
- 岩溜(yán liū):山间的溪流。
- 岌岌(jí jí):高耸的样子。
- 三山:这里代指高大的山峰。
- 依依(yī yī):柔弱、细腻的样子,这里用来描绘月亮的柔美。
- 枯树子:已经枯萎的树木种子,这里用作象征。
- 孤鹤梦难成:形容自己的孤独和梦想难以实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静谧的山居生活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宁静致远的心态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竹风”、“岩溜”、“三山”、“孤鹤”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