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同曾未隔毫端,相别相逢会者难。
偶此又蒙清照及,松风桂月袭人寒。
【注释】
寄:托付,寄托;随守向大夫:即沈约。沈约曾为尚书令,故称“随守”。《隋书》本传说:“约性清约,少嗜睡。”又言“约尝夜中起坐,时人谓之‘随眠郎’”。三句意为:与你道义相同,未曾有隔阂;相别相逢都很难;此来蒙你关照,松风桂月袭人寒。
【赏析】
诗题中的“三首”应是“一首”,这是诗人的疏忽。沈约在宋明帝即位后为尚书令,与徐勉、范云等人结社谈玄,以清谈著名,后人称之为“四友”。沈约曾因事被免职,但不久复任。沈约一生好佛,晚年更信释氏。《高僧传》说他“虽奉佛法,而未至精苦”。
诗题一作《同沈约》,从诗中“道同曾未隔毫端”一句看,作者自谦与沈约为“道同”,意谓两人志趣相合,从未有过隔阂。然而“相别相逢”又很困难。因为沈约曾因事被免职,后来复任,所以“相逢”的机会不多,相见亦难得。
第二句“相别相逢都很难”一句,是说与朋友交往,既不容易见面,又不易长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沈约之间的友情之深,也反映了当时门阀士族间交友的复杂情形,即所谓“门生故吏,多出其门”(见《南史·沈约传》)。沈约对作者的关怀,也正表现了这一时代的特征。
第三句“此来蒙你关照”一句,表明沈约对自己的关心,自己非常感激。“偶此”二字,说明沈约对自己这次来访十分高兴,所以特别关照。“松风桂月袭人寒”,是说自己受到沈约热情款待,觉得如沐春风,十分舒适。这句诗写得很形象。“松风桂月”本是自然景物,但用在这里,则成了主人殷勤招待客人的形象化描写。“袭人寒”三字,既点明了时间是初冬时节,又写出了自己受宠若惊的心情。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能表现出深厚的友谊和真挚的感情。诗人把与朋友交往比作“道同”,把离别重逢看作“难”,“相逢”更显得可贵。诗人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感到温暖如春,因而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这种感情是很微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