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来,运步红炉遍九垓。
宝月夜光随处静,披云终不露纤埃。
注释:五位,指五台山;其三,即《登五台山》之第三题。
正中来,指从中心向四周伸展;运步,行走;红炉,指五座山峰;遍,遍布;九垓,指九重天;宝月,指明亮的月光;夜光,指月亮发出的光芒;披云,形容云彩像被揭开了面纱一样;终不露纤埃,指云彩永远不露出任何瑕疵。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全诗通过对五台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五位”指的是五台山,而“其三”则是指《登五台山》之第三题。第二句“正中来,运步红炉遍九垓”描述了作者从中心开始向四周伸展的行走过程,仿佛在行走在红炉之中,遍布整个九天之上。第三句“宝月夜光随处静,披云终不露纤埃”则是对月光和云彩的描写。月光如宝,洒满大地,使万物都显得宁静而美丽。而云彩则像被揭开了面纱一样,没有露出任何瑕疵。整首诗通过对五台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